文 | 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钮文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2期)
3月22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一年期利率已达到4.16%的高度,这与商业银行同期存款基准利率1.5%的水平已经相差266个基点,与商业银行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也相差200多个基点。很显然,这会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远远超过银行储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从去年末到现在,7天期货币基金年收益率已经从2.8%附近,提高到现在的4%附近,最高甚至达到4.5%。大量货币基金也因此获利颇丰。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持续发展,将诱发货币投机规模再度爆发式增长。
我们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监管部门也不该放纵这样的做法。货币基金规模大幅上涨意味着中国“金融脱实向虚”的加剧,它不仅预示着中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升,也意味着资本市场受到压制,背离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原则。
“金融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货币金融”过度发育,从而导致“资本金融”被压缩。这里的“货币金融”主要是以金融套利活动为主的短期金融商品和市场,比如货币基金、短期理财等,它们都是“不创造财富却还要分配财富”的金融行为。而“资本金融”则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服务的金融活动、金融商品和金融市场,比如股市、债市、一年期以上的信贷等。
在货币数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金融”和“资本金融”就存在结构性问题,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年来,分配财富的“货币金融”爆炸式膨胀,而支持财富创造的“资本金融”不断萎缩,从而造成了中国货币流动性充足,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
“货币金融”暴增,“资本金融”收缩,必然导致企业和金融杠杆同步膨胀。因为,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对银行而言,不得不靠发短期负债(存款)支撑长期贷款;对企业而言,不得不靠借贷支撑长期的投资。这实际就是加杠杆的行为。
在金融投资市场上更是这样,由于短期套利的资金规模过大,而愿意长期投资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资金规模过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再加上金融对冲工具的运用,同时加杠杆,放大收益,“资本金融”越发萎缩。
过去5年间,我们的经济就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走过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无意地引导了“货币金融”的增长。比如,一手按住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一手放开货币市场利率,两者之间巨大利差空间,激励了无风险套利资金规模的爆炸式增长。
“货币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伤害商业银行的一般性存款。而在中国,全社会融资总额的60%是靠银行贷款,如果银行资金来源枯竭,中国经济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实在不敢想象。如果大家都认为中国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发展,那我们的金融政策、货币政策就要努力创造出一个良性而庞大的“资本金融”市场,并限制“货币金融”的无度发展。
————————————————————————————————————————
2017年第1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