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实体经济的常州样板
传统企业转型不转行,获得财税及金融输血逆势走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5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照普 | 江苏常州报道

在国内外实体经济一片低迷的形势下,以传统工业经济兴市富民的江苏常州市,依然钟情和坚守实业传统,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传统制造”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在常州地区调查发现,在很多地区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常州的工业企业即实体经济却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民营资本投向工业经济的规模、利润和增速领跑苏南板块,形成令人瞩目的新苏南现象。

这既与常州人坚守实业的传统有关,更与当地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引导和扶持有关。

升级传统产业而不是简单关停

常州被称为“龙城”,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下辖的武进区正是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苏南模式”的发源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常州轻工业非常强大,曾经创造出江苏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奇迹。

然而,近年来,常州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偏重、产业老化、资源刚性约束加剧、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苏南板块,苏州无锡凭借着快速崛起的外资经济而后来居上,有人调侃称“苏锡无常”,常州GDP总量甚至被苏中的南通和苏北的徐州赶上并超越。

在此情境之下,他们沉下心来,思索常州实体经济的出路。

一位对常州经济颇有研究的专家称,真正对实体经济开始脱胎换骨式升级改造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当时大量的机械装备、钢材和化工原料在各大工业区堆积如山,因为实在卖不出去。这种场景惊醒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企业家,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成为共识,但他们对传统产业不是简单关停,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来产业基础上,由粗放生产转向精细化生产。

这位专家称,“你生产的金属加工机床只能实现毫米级的加工精度,没有市场,产能过剩。但如果提升工艺,加工精度从毫米级升级到微米级,那么市场立刻由‘红海’变成‘蓝海’,不用再担心市场和销售问题。”

主管当地工业经济的常州经信委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常州近年来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或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了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十大产业链”体系,成为实体经济振兴的标志和新的区域增长极,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

高国凯是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公司创始人,这位71岁的老人称,他们一直坚持在电力开关设备领域做深做大做强,从普通电柜做到高铁电柜,从开关设备到变压器,将“常太”做成了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高国凯说,他们在创新路上不敢停步。举例说,高铁轨道上平均每0.8公里就要用到一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之前这个设备一直靠进口。2009年他们研发成功,成国内唯一能生产这种设备的企业,如今拥有国内高铁市场六成份额。

对实体经济的坚守和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常州的民营资本投入实体经济的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和利润总额均在苏南板块中占据领先位置。

常州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10月,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工业投资1636亿元,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达10099亿元,增长8.5%;民营资本的投资额度在2248亿元,其中1411亿元投向工业经济领域,占比高达62.8%。

政策激励实体经济加大投入

常州市委书记阎立表示,他们正加快推动“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转型升级不等于转行升级,常州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没有改变,只需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精细化改造,拿出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攀上价值链的高端。

要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就需要大量投入。 常州市经信委介绍,从2014年起连续3年,常州各级财政每年安排6亿元资金,对列入市级“十大产业链” “双百”行动计划和“十百千”创新型企业目录的工业企业,实施设备购置补助、“机器换人”示范奖励和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奖励,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企业年度设备投入超300万元,即可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6%进行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政策实施两年来,常州市区两级财政共发放补助资金12.98亿元,支持设备购置补助项目1204个,支持“机器换人”示范项目97个,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项目173个。

常州经信委介绍, 财政扶持政策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常州工业企业有效投入始终保持较快增长。

2014年8月政策实施后,当年后4个月的企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为12.6亿元,月均3.15亿元,是政策出台前月均2.29亿元的1.38倍。2015年常州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34.6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全省第四、沿江八市第一。2016年1—11月,常州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已达32.2亿元,同比增17%,高于全省增幅近10个百分点。

输血降成本扶持企业爬坡过坎

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曾采取重点调查方式,对常州54家实体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融资难仍是阻碍这些实体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常州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喻良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几年在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他们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力度,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支持为主渠道,推动实体企业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其中,2016年全市重点项目贷款余额448.02亿元,比年初增长28.57%,通过资本市场融资174亿元。全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6家,IPO首发融资16.45亿元,定向增发和重组融资75.51亿,公司发债融资82亿。

国有商业银行也加大了与常州实体经济的合作支持力度。去年9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与常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输血常州实体经济,预计3年内为常州提供至少500亿元意向融资。其中,300亿投向各类企业,超过60%投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银行常州中行负责人表示,哪怕利润有所损失,也要坚决支持常州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是常州市智能工程机械产业的“单打冠军”。针对该企业对外投资和贸易较多的特点,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发挥跨境金融优势,为其提供海外直贷等融资工具,授信总额10亿元,现已投放近5亿元。

“智造” 创新背后的“人才经”“科研经”

在支撑常州“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实体经济红火发展的背后,是该市一以贯之、接力助推长达11年的“科技长征”,即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的“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创建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教城平台,在常州和全国乃至全球知名高校院所之间建起一张庞大的创新网络。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科教城平台聚焦全球科技资源,联动全球大学和科研院所,探索出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让常州持续迸发创新创造的激情。如今的常州科教城,与常州全市近10万家实体企业无缝对接。统计显示,2平方公里的常州科教城,共有科技人才1.6万余名,入驻科技企业1600多家,平均每天创立一家科技企业,每天新增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年产出超过60亿元。

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路琦说,园区现在每年纵向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横向科技合作经费也超过2.5亿元,园区注重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那里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驱动常州实体经济加速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记者了解到,入驻该园区的纳恩博公司,创立于2012年,短短4年间,实现了从单纯的平衡车企业向智能机器人公司的转型,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年营收增速超过500%,迅速成长为行业中全球排名第一的“独角兽”企业。

————————————————————————————————————————

2017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