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评】面对温和通胀,可以趋利避险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5期)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这也是该指数时隔5个月后再次回到2%以上。

这一现象连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时隔54个月后(9月份)终于由负转正,显示出整体物价水平开始进入温和通胀区间。一般情况下,这种适度通胀水平既是经济运行企稳的结果,同时也是下一期经济进一步好转的有利因素,因此,成熟经济体往往将之列为宏观经济政策旨在实现的重要目标,譬如日本正在推行的“安倍经济学”,不仅提出要将核心CPI推至2%以上,而且还为之设置了明确时间表。

温和通胀环境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好转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在较稳健的价格预期下激励企业扩大生产、鼓励居民增加消费。这一点,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基准利率下行空间基本被挤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中国的情况看似不同于发达国家,国内名义利率迄今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问题是,由于种种形格势禁,中国的基准利率实则也已经没有多少下行的空间,因此在此前一段时间内,由于物价总水平走低(尤其是PPI长期为负),导致国内实际利率,尤其是生产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名义利率减PPI)反而呈上升趋势,而这种状况与民间投资意愿低迷互为因果,一定程度上形成恶性循环。

如今这种恶性循环终于有望被打破,并且还可能由此转入自强化的良性循环。这当然可以看作前期反周期调控成果显现,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市场机制远欠成熟的新兴国家,经济体内在的结构性缺陷往往导致各种风险“按下葫芦浮起瓢”。

回顾历史并不难发现,此前中国多次经历通缩/通胀迅速轮转(虽然都还在可控范围),其中对于当下最具借鉴意义的一次就是,2010年起,骤然加码的房地产调控很快引出大宗商品与部分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民间所谓“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等戏谑之词言犹在耳。

与之相似,近期同样出现了房地产调控急剧加码,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以及大蒜等少部分农产品价格显著上涨,而在这种表面相似的背后,实则还是一脉相承的流动性过剩在作祟。所不同的是,如果说上一次还可以通过加息、提准备金率等货币手段迅速予以应对的话,那么在当下整体经济仍然承受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是非常难以运用的。

因此,当下出现的温和通胀虽然总体利大于弊,但也要在以往镜鉴比对下,按照有无实体支撑的标准严格区别良莠,及时分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险地一步步夯实宏微观经济企稳的基础。

————————————————————————————————————————

2016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