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5万人脱贫的“硬骨头”如何啃?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2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江西报道

10月17日,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首次披露了最新贫困人口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

同一天,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京举行,38个对地方群众脱贫致富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获得表彰。习近平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全党全社会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

脱贫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接下来,中国将进一步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解决剩下的5575万人口的脱贫问题。

5年减贫1亿人,我国减贫人口数量创世界之最

朱坊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叶坪乡,系瑞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走进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朱坊村,一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古树与粉墙黛瓦的新房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沿着一条小路望去,一间砖瓦房旁四处放着蜂箱,年近八旬的朱春荣正在查看蜂箱,见我们走近,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尝尝他刚采的蜂蜜……

朱春荣一家4口人,女儿很早嫁了人,仅靠着他和妻儿,做做简单粗放的农作物耕种,年人均纯收入才2250元。加上心梗、脑梗等疾病的突如其来,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再也无力撑起这个疾苦的家。自国家实施赣南苏区振兴计划和精准扶贫以来,朱春荣和朱坊村的村民一样,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朱春荣的儿子接受了就业培训,外出务工的他每个月会往家里寄2000块钱,他笑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今国家帮扶咱,儿子又孝敬,我已经很满足了。”

除了享受低保补助和农村医保,朱春荣还拿到了5000元的产业帮扶奖补资金,他用这笔钱搞起了蜜蜂养殖,10余个蜂箱给他一家人带来了约5000元的年收入。朱春荣一家的生活,由贫苦变得香甜。

朱春荣一家人因扶贫生活变得美好并非个案,目前我国已有许许多多个实施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刚刚发布的白皮书,也将中国的减贫成绩单一一呈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对于推进人类反贫困事业进步和千年发展目标实现,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让人震撼的数据:据白皮书显示,2011—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1亿人(10992万人)。

经济增长快、减贫效率高是中国减贫的重要保障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确定重点扶持地区和群体,安排专项资金,制定适合现实国情的贫困标准和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

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2015年11月3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将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变为国家意志,变为可操作的规划。紧接着,当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中国探索出一条立足国情、加快发展、注重实效、坚持公平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坚持加快发展经济,将减贫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发展经济促进减贫,是中国实施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一项重要法宝。”吴国宝说。

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保持了更高更持续的增长速度。吴国宝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从1990年至2013年,中国国民收入保持了年均12.4%的增长,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平均高出1倍多。在此期间,中国每增加1万美元(2011年购买力平价)国民收入平均可减少4.8个贫困人口,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增加1万美元国民收入平均只能减少1.8人,中国单位国民收入增长减贫人数相当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2.6倍。

此外,中国政府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也成为推进整体脱贫目标完成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通过建档立卡摸清底数,按照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保障贫困人口生存权。

虽然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减贫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啃硬骨头”,5575万人如何脱贫?

首要面临的问题是,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规模还比较大。

白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32个贫困县、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达5575万人,相当于中等人口规模国家的总人数。

而未脱贫的5575万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更深、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脱贫攻坚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显然,减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对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根据2014年年底贫困人口统计数据,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脱贫方案。第一,通过产业扶持,帮助有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3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第二,通过转移就业,帮助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第三,通过易地搬迁,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约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第四,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中国政府承诺,在2015年已经完成1442万人脱贫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每年都要完成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这个任务比较艰巨,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吴国宝对此信心满满:“如果我们现在的有关脱贫政策、措施能够得到踏踏实实的贯彻执行,有关扶贫的资金投入能够有保障,有关的组织和措施能够到位,在现行的体制下,未来5年每年完成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是能够实现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率在最近10多年下降十分明显。吴国宝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了一组数据:1999—2013年期间,中国每万美元(2011年购买力平价)减少的贫困人口数,不到前10年的30%。此外,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2015年我国万元GDP减少的贫困人口数比2011年降低了近2/3。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业和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可能降低经济增长对减贫的拉动效应。”对此,吴国宝建议,应该通过加强精准扶贫,对扶贫对象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多种优惠政策,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其收入来源。

唤醒“沉睡”的8.43亿扶贫资金

扶贫项目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专项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1—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898.4亿元,年均增长14.5%,并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50.25亿元,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推进扶贫开发。

但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接下来557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

6月29日,审计署发布的40个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公告显示:至2016年3月底,抽查发现有8.43亿元扶贫资金结存一年以上未投入使用,其中2.6亿元闲置超过两年,最长的闲置超过15年,因项目取消或完成等原因形成的8795.29万元结余未按要求盘活使用。

闲置的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陷入“沉睡”,暴露出长期以来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碎片化”,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懒政怠政思维。为破解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沉睡”资金,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要求统筹整合财政资金使用。

药方是开出来了,但是相关部门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财政资金统筹整合要求难落实,不少资金无法发挥效益。

“这个问题实际情况可能比较复杂,但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吴国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首先是资金衔接的问题。资金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衔接不到位。“钱是下去了,但下面有关扶贫项目计划和安排没到位,没准备好。”其次是体制上的问题。目前,有关资金监管的力度在加大,而有些政策跟法规之间不同步,一些地方干部对扶贫项目资金的投入心中没底,甚至担心如果按照他个人的扶贫想法去做,有可能会触犯某些财经纪律甚至法规,“所以存在不敢花钱,不敢按照他们认为合理的方式来花钱这样的一种忧虑。”

(上官丽娟对本文亦有贡献)

————————————————————————————————————————

2016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