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创新榜样】龙元建设集团总裁赖朝晖:在PPP大潮中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1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上海报道

“作为业内较早进入PPP领域的民营建筑企业,龙元建设集团以‘学习者’的身份进入、以‘探索者’的心态尝试、以‘实践者’的决心投入,充分体会到了PPP大潮所带来的精彩。”龙元建设集团(下称“龙元建设”)副董事长、总裁赖朝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龙元建设成立于1980年,200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491。公司传统施工年产值超过200亿元,连续17年荣获全国进沪施工企业综合实力第一。

作为子承父业的家族企业,赖朝晖谦虚地表示自己无法超越父亲赖振元(龙元建设董事长)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成就。2006年赖振元当选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担任此职务的第一人。

赖朝晖从1996年10月开始任公司总经理,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和父辈不同,赖朝晖对于资本市场和金融更具经验,在他的努力下,企业于2004年成功上市。

“我特别不同意把企业当儿子一样养当猪一样卖的说法,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能空讲主人翁精神,一定要自己先付出。”赖朝晖说。在公司工作的20多年来,他坚持每周一开会,除了春节,雷打不动,甚至连自己爱好的摄影采风都放弃了很久。

2016年10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龙元建设中标的PPP项目有5个入选国家级示范名单(福建晋江国际会展中心、浙江开化火车站站前片区、陕西临渭新建学校、陕西商洛商州高级中学和商洛环城南路商州实施段)。加上列入省级示范项目的,龙元建设落地的16个PPP项目中,国家、省级示范项目占一半以上。

借助PPP政策东风,加快推进企业战略转型

赖朝晖介绍,从2011年起公司开始试水基础设施投资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业务,尝试向建筑综合服务商转型。2014年,借助PPP政策东风,公司成立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龙元明城”),专门开展PPP项目投资业务,积极谋求集团公司盈利模式的转变,加快推进企业战略转型。

回忆起当年公司进入PPP领域的原因,赖朝晖表示,在几年前他就对中国的实际城市化率做过判断,认为远没有达到50%,人均基础设施、体育设施等应该有多少配套,还没有做过详细统计,对比发达国家60%~70%的城市化率水平,中国因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建筑市场空间巨大。

赖朝晖还分析,PPP之前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市场,大多是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的天下。2011年,是BT市场的火爆时期。BT模式一度也成为地方政府热衷的举债模式。在施工领域的总承包招投标竞争异常激烈,甚至一度达到了低于成本价才能中标的地步。

2013年,国家5部委联合发文,明确除公共租赁住房、公路等项目外,地方各级政府一律不得以BT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提出“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政府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使投资者有长期稳定的收益”。2014年12月,龙元建设成立全资子公司龙元明城,开始全面布局PPP业务。

“2014年底,国家关于PPP政策出台,我们非常高兴,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到本来不能参与的领域,相当于多出了一个发展空间,拿到一个项目也是增量,龙元明城顺势而生。”赖朝晖说。

从几人团队到处于PPP民营企业领先地位

赖朝晖用“孤独和艰辛”形容了龙元明城建立之初的艰难。龙元明城成立之初只有几个人,PPP政策的学习研究、解读传播是当时的工作重点,大多数时间公司充当了PPP政策讲解员的角色,为各级政府、金融机构、施工企业提供了百余次的业务培训。

如果用数字来说话,龙元明城成立至今,全体业务人员出差总行程超过300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几百个城市,2014年度和2015年度公司的“差旅冠军”行程分别长达13.32万公里和16.19万公里。

2015年9月,公司中标全国首个会展类PPP项目——福建省晋江市国际会展中心,实现了PPP项目零的突破。从此之后,公司走上了PPP快速发展期,截至目前,公司一共承接了16个PPP项目,中标项目投资额约200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所认为,从PPP中标订单总金额和单笔订单平均金额来看,龙元建设处于PPP民营企业领先地位。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数据库统计显示,201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PPP项目的落地率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提高。龙元建设从去年10月至今,PPP订单累计签约接近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2016年PPP新签订单目标260亿元,在建筑行业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房建和装饰园林板块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单笔PPP订单平均合同额13.13亿元,在中标PPP项目较多的民营企业中也排在靠前位置。

龙元明城在进入PPP领域初期,就明确了自身定位:打造中国领先的PPP全生命周期投资运营服务平台。通过1+1+1+1>4的资源整合,为政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对此,赖朝晖解释,龙元明城要做的是整合各类资源,做“最精通建设管理的投资商”,要打造“投资人+总承包+资本方+运营方”4个1加起来大于4的全生命周期平台,从各个领域里面各取所需,通过联合其他主体,形成平台效应。

目前龙元明城已与多家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开展一站式、个性化高效服务:紧急事项一天内可以决策,市场信息3天内有反馈意见,重点项目一周内出方案,投标准备时间最短仅用7天。今年公司的目标是要完成260亿的投资,目前跟踪的项目有250多个,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保持“备胎”心态,以专业、高效赢得市场

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PPP领域一直是国家层面鼓励的方向,但在与国企和地方政府平台的竞争中,民营企业的处境有时却并不乐观。

根据赖朝晖的观察,2016年开始,PPP项目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出现了一些伪PPP,但公司不忘初心、规范自律,坚持原则,做到“不入库的项目不做、未纳入财政预算的不做、有融资‘硬伤’的不做”。

“碰壁了我们绕道走,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做好风险控制,降低项目融资风险。”赖朝晖说,“规范是国家的要求、市场的需要,更是我们民营企业生存的底线。”

赖朝晖还坦言,都说PPP是一场婚姻,从相识、相恋到走进婚姻的殿堂,过程可能是曲折的。作为民营企业,面对众多央企、大型国企等竞争对手,我们唯有直面挑战,保持“备胎”的心态,不埋怨、不放弃,以更专业、更高效周到的服务,赢得市场机会,响应各地政府要求。

赖朝晖举例,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中,民营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效率高,在一些硬件设施的维护上,其维护成本也会比国有公司低。比如一条市政道路,可以采用节能灯,可以定向摆放广告等。又比如中央公园,地下空间的开发使用等,民营企业因为机制灵活,更贴近市场,希望可以达到让政府不出钱,社会资本和民众共赢的局面。

以公司中标的全国首个会展类PPP项目——福建省晋江市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全国各地大部分会展中心都是亏本的。民营企业的底线,就是不能承担不规范的风险,于是在项目设计之初,龙元建设就如成熟的酒店管理顾问公司一样提前对场馆功能规划等做了详细的评估和设计。

具体来说福建晋江是著名的“鞋都”,据数据统计,晋江市拥有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42种(安踏、361°等)、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全球每生产10双运动鞋,晋江就占2双。综上因素,龙元建设在设计中专门针对运动鞋类的展会需求,从展位布置到场馆设计都做了提前规划。

“我们相信,经受住时间检验的PPP项目,才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走完整个生命周期;我们坚持,只做规范的PPP项目,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PPP事业健康发展出一份力!”赖朝晖说。

————————————————————————————————————————

2016年第4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