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 | 陈莉 郭纲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3期)
研究新加坡50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政府主导式的企业型国家。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将市场驱动与政府主导有机结合,并时刻考虑本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以及自身经济在未来经济中的角色定位,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这样的角色定位,体现在新加坡政府发展经济的导向上,便是不断审时度势、随时优化调整。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国际社会对殖民统治仍存畏惧心理情况下,大胆、大量引进外资,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成为欧美企业的亚洲工厂,使新加坡经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保持了高增长,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80年代中期出现了经济衰退,新加坡政府重新检讨对外经贸政策,转而走向“经济国际化”即努力向海外投资的道路。
在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对外投资、积极发展海外经济政策的鼓励下,1990年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翻了一番,达到20.34亿美元;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368.97亿美元;2008年至2014年的对外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2%。
————————————————————————————————————————
新加坡跨境投资门户成功的原因
应该说,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新加坡经济国际化战略是较为成功的。新加坡能够成功打造跨境投资门户,笔者以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设立亚太总部的基础条件较好。政治环境稳定、地理位置独特、英殖民地历史、官方语言英语、多元文化并存等因素,使新加坡可以成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多文化、多种族集聚的国家。同时,新加坡又是东南亚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其包容性、开放性,使欧美一些跨国公司把新加坡作为了登陆亚洲市场的门户、基地或者中转枢纽。
政府采取吸引外商投资、鼓励海外投资并重举措。一是新加坡政府设立了负责招商引资的经济发展局(EDB)和负责推动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的国际企业发展局(IE)等专职部门。两个部门都配备专职咨询人员,定期举办各种对接论坛,对企业入驻和跨境投资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二是通过财税政策加以扶持。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率17%,对新注册中小企业还有各种优惠政策,最低企业所得税率只有5%,属于低税负国家。对经认定的走出去企业,实行长达10年的税收豁免优待。三是通过产业园、龙头企业来引领海外投资。9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在周边的印尼、中国、越南等国家建立海外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就在此背景下建立。目前,新加坡在海外的工业园区已超20个,在中国的各类科技园、产业园等突破10个。四是有完善的吸引区域总部的生态环境。新加坡是个金融机构高度集聚、金融资本自由流动、金融产业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
————————————————————————————————————————
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怎么做?
2015年,中国—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下称“园区”)获批建设国家级跨境投资平台,意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助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去,并为国内企业跨境投资提供便利化服务。如何因势利导打造园区跨境投资平台、构建园区跨境投资门户,成为园区的一项重要课题。
剔除地理位置、官方语言等基础条件,与新加坡相比,园区在构建跨境投资门户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周边企业群体的不同。一是在国内企业走出去迫切性方面:中国具有近14亿人口,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定是主要依托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路,一方面是对接国内庞大的需求层级提升要求,这是主要出路;另一方面是类似新加坡企业90年代的走出去,输出过剩产能。所以在企业走出去的迫切性方面,与90年代的新加坡无法比拟。
二是企业的层级及周边竞争:对苏州来说,尤其对于园区来说,虽外向型经济发达,但总部企业少,多为上海总部的加工工厂。上海总部企业集聚,上海自贸区的核心功能就是推进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化,是国内真正已经建立起来的跨境投资门户。苏州市范围内比较发达的民营经济,应该是园区跨境投资平台近阶段的重点服务对象。
金融管制及税收制度的差异。中国仍是一个资本管制的国家。上海自贸区为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最重要的举措是完善金融配套环境,逐渐实现金融开放,提高金融自由度。在税率方面,中国企业所得税率25%。在国家相关部委的严格管理下,除西部地区及部分高科技产业,企业所得税率基本保持一致,没有优惠。
对比分析新加坡打造跨境投资门户的历程及经验,结合园区建设跨境投资门户的实际基础条件。可以认为,当前环境下,园区建设国家级跨境投资门户的难度较大,短期目标宜定位为建设苏州地区的跨境投资门户,同时从可操作性出发,建议着重在以下方面强化园区跨境平台的独特优势和吸引力,逐步扩大和提升跨境投资门户服务的半径与水平。
一、关注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动态,适时争取金融开放创新试点,营造跨境平台独特优势。园区在2015年中新理事会上原则获批试点资本项目限额可兑换、QDII2试点等。如按原计划在今年落地,将能为跨境平台提供独特的、国内领先的金融配套优势。但是,因国内外宏观金融形势的变化,园区两项政策有可能延迟落地。为此,园区需密切关注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动态,适时争取政策尽快落地,提升区内金融自由度,服务跨境投资便利化。
二、依托金融机构及高端中介,尽快完善园区跨境投资生态系统。园区搭建跨境投资门户,除目前已获批的对外投资权限下放之外,几无其他独特优势。为吸引区外企业利用园区平台投资境外,借鉴新加坡经验,园区可利用区内金融机构、高端中介集聚的优势,大力提升区内跨境投资服务,搭建由金融机构、高端中介、各类协会组成的跨境投资生态圈。
三、依托园区独特中新合作背景,利用新加坡政府的海外网络提升平台的境外服务。企业对外投资,很大一块风险在于对外国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各项办事流程等的不熟悉。跨境平台的搭建,需要在境外服务方面提供无缝优质对接。2015年中新协调理事会上,园区管委会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签署了共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的合作意向书。
四、梳理苏南地区有跨境投资需求的龙头企业,尝试产业链跨境投资。由于毗邻上海,园区在打造跨境投资门户方面,先期侧重于苏州或者苏南地区的企业。借鉴新加坡设立产业园和龙头企业引领模式,园区可梳理苏南地区有跨境投资需求的大型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在吸引龙头企业利用园区平台对外投资的同时,推动产业链内的配套企业同步投资海外。
————————————————————————————————————————
2016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