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马鞍山市委书记张晓麟:从“因钢立市”转向“以港兴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 吴晓光 | 北京报道
马鞍山市是一座因钢而设的城市,钢铁曾经带给这座城市荣耀和辉煌。但随着全国钢铁产能过剩情况加剧,如同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曾经带领整座城市快速发展的钢铁产业逐渐成为沉重的负担。面对眼前的严峻形势,这座钢铁城市将如何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委书记张晓麟 《中国经济周刊》吴晓光|摄
全国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委书记张晓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表示,“当前是马鞍山的艰难转型期,更是发展机遇期。”
张晓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年来,下行的钢铁产业对马鞍山工业和GDP形成持续负向拉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已是势在必行。
在他看来,马鞍山市经济转型,既要做“钢”文章,也要做“港”文章。“要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做好港口文章,推进‘以港兴市’,把长江、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从‘因钢立市’到‘以港兴市’的战略转移。”
马鞍山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是安徽及中西部地区水路连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长江经济带建设列入国家战略后,马鞍山开始计划将港口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加快港口建设、构建交通网络、发展临港产业。据张晓麟介绍,安徽江北唯一的万吨级深水港码头——郑蒲港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开埠运行,马鞍山也开始申建综合保税区,计划与郑蒲港一期码头无缝对接,促进周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