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访谈录】听两位女部长谈两孩政策

P37-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甄砚等共议促进女性平等就业。

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甄砚等共议促进女性平等就业。《人民日报》记者 李维娜 摄

【部长访谈录】孟晓驷、甄砚:

发展家政服务 促进女性平等就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徐豪 | 两会现场报道

3月6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收到一份来自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代表的礼物——一本公司家政服务员的书。

“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养老服务,这些是朝阳产业。”李克强说,“过去也有保姆,政府也办敬老院,但没有成为一种业态。现在出现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变成一种新型服务业。这是大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

随着今年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家政服务业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在人民日报社“两会e客厅”录制现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甄砚,就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推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等发表了见解。

两孩政策还需系列配套措施

记者: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生还是不生成为不少女性纠结的问题,有人担心生二孩会影响就业和升职,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孟晓驷:全面两孩政策出台后,生还是不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现实中,有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让怀孕女员工感到“待不下去”;有单位为降低女员工孕产期用工成本,不愿意招录女性,形成了“隐性门槛”。这些现象让有职业发展愿望的女性对生育产生顾虑。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家庭负担都会让育龄妇女和家庭陷入纠结。

我看到有一项问卷调查,71.4%的受访者认为,两孩会对职业妇女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就使那些有职业发展愿望的女性对于生育产生顾虑,甚至放弃生育,特别是生两孩。所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需要出台系列的配套措施,解除女性和家庭的后顾之忧。

记者:那么,落实全面两孩政策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孟晓驷:一是要大力发展公共托幼设施和服务,特别是完善0~3岁孩子的公共托幼设施和服务,减轻家庭照料负担。二是要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我们国家的生育保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待遇,目前各地政策规定不统一,应当规范内容、扩大覆盖、落实待遇,提高统筹层次,实现政府托底。三是参考国际社会经验,推行男女共享的带薪育儿假,鼓励男女共同分担育儿责任,为充分释放女性才智和潜力创造条件。四是出台降低企业雇佣女性用工成本的积极措施,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家政公司生存大多艰难

记者:两孩政策也催热了一些周边的产业,比如家政服务业,但也有人抱怨说,现在的家政服务业还存在如市场供需不平衡、职业化不够等问题。您怎么看?

甄砚:家政服务业既解决养老和育小的问题,还给大量的农村妇女提供一个就业的渠道;既能够让女性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对于女性职业发展带来很好的支持。因此,家政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从供需方面来说,家政服务员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现在家政服务员越来越少了,一些农民工更愿意就近地转移就业。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家政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这就加剧了家政服务现状和人们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服务层面来看,服务的质量不能满足用户的期望。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率也不够高,由于供需有缺口,有的服务员就会来不及参加培训。

从制度层面来说,国家很重视,由国务院成立了家政服务业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专门研究和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到基层,特别是到区县实施的层面,仍然存在着重复建设。同时,家政公司和家政工出现一些问题,维权还是比较困难。

从企业层面看,家政公司的生存大多数是艰难的,小、散、杂、弱的状况始终存在。

记者:对于推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有什么建议?

甄砚: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家庭服务业和家政公司的发展持续攀升,因为有需求,能够起到经济和社会双重稳压器的作用。建议在目前的国务院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下,能够由主管部门牵头,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责任,避免职责交叉,多头管理、资源浪费和部分管理缺位。

二是要尽快启动家政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通过法规来明确政府、非政府组织、家政企业、雇主以及家政服务员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义务。

三是增强扶持政策的多元性和延续性。希望政府能够扶持社会资本投入到家政之中。同时,希望能够扩大员工制企业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让更多的家政公司能够享有。

四是要支持公益性家政机构的发展,希望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部门,能够确定专项经费,扶持一批规模大、品牌优、公益化的家政服务龙头企业。

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来支持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家政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家政服务员的持证上岗制度、个人征信制度、技能等级和报酬相匹配的制度,来拓宽家政服务职业的发展通道和发展水平。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需要强化监管、健全法规等多措并举

记者:现在是大学生毕业求职的旺季,一些地方的女生就业率远远低于男生。虽然法律明令禁止就业性别歧视,但这类现象仍屡禁不止,原因出在哪里,有什么解决办法?

孟晓驷:我认为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总体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也与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管相关。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一是切实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二是不断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三是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四是在全社会倡导公平就业理念,营造男女两性相互尊重、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