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药机于2011 年登陆深市创业板后股价一直表现平静。自从2014年4月,董事长刘华祥欲收购宏灏基因后,股价一路大涨。 CFP
【金融·资本】千山药机:产业“变脸”致股价涨八倍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昌 ● 李永华 | 长沙报道
“千山药机这个名字,已经不能反映公司目前的基本面,也不能展现公司的未来。”4月15日,千山药机(300216.SZ)董事长刘祥华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对与会股东们说,“你们帮我想想办法?”
从一家主营制药装备机械的企业,转型基因测序市场,同时切入食品包装行业,千山药机正将触角探向更为深远的大健康产业。特别是2014年4月宣布拟收购基因测序公司宏灏基因后,资本市场对其充满遐想,其股价从2014年4月4日复牌的13.15元一路上蹿,在4月27日还最高飙升至109元,股价翻了8倍。这家营收5亿多元、总市值却近200亿元的企业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购关联企业欲做成第二大业务板块
千山药机4月15日的股东大会通过了收购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乐福地”)的议案,即由千山药机出资5.56亿元收购25名特定对象持有的乐福地100%的股权。这25名对象多为千山药机高管,乐福地第一大股东即为刘祥华胞弟刘华山。
引发市场关注的不止于此,乐福地还是千山药机上市前剥离资产。
千山药机成立于2002年,主营大输液生产自动线及其配套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是国内主要注射剂生产设备供应商。2011年5月,千山药机上市,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自2010年的2.1亿元、0.4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5.91亿、1.34亿元。
乐福地亦曾是千山药机旗下公司,2003年9月企业成立之初,刘祥华为第一大股东,主营塑料输液袋盖子和接口等医药包装材料。资料显示,乐福地2013年、201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2.72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355万元、2438万元,其营收规模约为千山药机的50%。
2010年初,刘祥华等16名股东将乐福地80%股权予以转让。刘祥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解释称,上市前,保荐人认为单一主业上市更容易通过证监会审核,于是就将乐福地从公司剥离出去,出于同样考虑,公司旗下另一企业康源制药也被剥离。然而,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审核材料时称,乐福地与千山药机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打包上市不仅符合要求,且更能获得市场认可。一席话,让刘祥华后悔不已。
千山药机上市后,刘祥华决心挽回这个错误。经过数次股权调整,2012年11月,刘祥华胞弟刘华山成为乐福地第一大股东,占比37.55%。此次收购完成后,千山药机持有乐福地100%的股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也联系上了刘华山,他说,千山药机与乐福地的主要客户均为注射剂生产企业,千山药机销售的是制药装备,单台产品价值高,设备更新周期长,与客户间沟通次数较少,而乐福地提供的产品是一次性医用耗材产品,消耗快,持续性强,并购完成后,双方有望发挥更多的协同效应。“生产设备与耗材结合在一起,就像打印机与墨盒一样,客户的黏性就更高了。”
根据协议,乐福地承诺2015年、2016年、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
刘华山介绍,按照规划,乐福地未来将从现有的输液袋组合盖向饮料瓶盖延伸,其拥有的压缩成型机为国家独家产品,全球范围内另一家企业在意大利。“过去,乐福地仅靠衡阳一个工厂在生产,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山东、安徽、湖南、吉林4个新项目将陆续投产,公司即将跨入爆发增长期,成为千山药机的第二大主营板块。”
让千山药机“掌舵人”刘祥华更有兴致的,是乐福地在湖南永州即将投产的另一款产品。“我手中的这个袋子叫八角袋,是对食用油瓶的颠覆性技术革命。”股东大会上,他举起一个半透明的袋子,一边示范一边说,该产品质量达到医疗用输液袋标准,将用于食用油包装,替代现有的食用油瓶。
闪电布局基因产品
从制药装备延伸到医药用耗材与食用包装产品,还不是千山药机的股票遭到市场爆炒的全部,撬动二级市场持续走高的主因是公司闪电布局基因测序市场。2014年,千山药机实现营收5.91亿元,净利润1.34亿元,其中,医疗器械行业基因产品下半年实现营收2313万元,净利润2124万元,净利率高达91.8%。
2014年4月,停牌3个月之久的千山药机发布公告,公司拟收购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宏灏基因”)79.73%的股权。同年8月,由刘祥华领投以定增方式募资12.58亿元用于基因测序及相关市场推广。2015年1月,千山药机再度出手,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6000万元收购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申友”)51%以上的股权。
宏灏基因创始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主攻药物基因组学应用技术和基因芯片研制技术,拥有全球独家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芯片及糖尿病检测芯片。2014年底,宏灏基因生产厂房搬迁至长沙。
“自去年底开始,宏灏基因已经开始生产与销售,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慢性病药物治疗的基因检测业务已产生收益,2015年将实现规模化产销。”刘华祥说,“我们已经在湖南、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份的三甲医院开始铺货,市场培育期就很受欢迎。”
上海申友原为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全资子公司,该中心是国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开发领域的重要基地,其中心执行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上海申友主要致力于基因诊断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生产。
刘祥华举例说,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有85%可能患乳腺癌,然后决定在得乳腺癌之前切除了乳腺。“再比如,只要你们吐一口唾沫,就可以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出是否得了胃病,或者未来得胃病的可能性。”
据了解,上海申友乙肝定量及耐药检测试剂盒于2009年获得生产批文,是国内首个基于DNA测序技术的诊断产品。
从一项前沿技术迅速转化为生命科学常规技术,基因产品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每一单项产品都存在数以百亿计的市场价值。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完成10000种微生物、100种动植物基因组测序,发现约500个新的功能基因,转化应用5个以上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基因或蛋白。按照每种微生物进行“基因组完成图”测序的费用为30万~50万元来看,仅该基因测序带来的市场价值就达数百亿元。
投资者的热情更高。据参会的多位股东粗略计算:全国仅三甲医院就近1000家,按高血压基因检测芯片980元/人份、三甲医院每年进行2万例基因检测计算,仅三甲医院每年带来的市场空间就约200亿元,“这种巨大的投资诱惑力令人难以抗拒。”其中一位参会股东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