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国新驻华大使吴百纳:对丝路基金很感兴趣

p5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I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专访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百纳:

【高端访谈】英国不仅要加入亚投行 对丝路基金也很感兴趣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 北京报道

自1972年中英建交以来,英国驻华大使中首次出现了女性面孔。3月18日,新任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Barbara Janet Woodward)在英国驻华大使官邸举行了上任后的首次记者会。

对吴百纳来说,这是她第二次来中国任职。她曾在2003年到2009年在北京英国大使馆任政务参赞。但其实她和中国的缘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她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6年,先后在武汉和南开大学教英语。而她的中文名字“吴百纳”,取自“海纳百川”之意,是她在伦敦的中文老师给她取的。

吴百纳用“鼎”来比喻中英关系的发展。“政治关系、经贸关系、人文交往是中英双边关系的三个支柱,如果这三者都发展良好,英中关系就会非常稳固。”吴百纳说。

吴百纳再三强调英国非常看重与中国的关系。在上任前,她曾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英国与美国的关系长期以来非常特殊;而现在对英国来说,与中国的关系,已经跟与美国的关系同等重要了。”

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确认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决定加入亚投行的七国集团发达国家。

随后,3月17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公开表示申请加入亚投行;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还在进行最后决策。还有报道称,瑞士、卢森堡也可能宣布提交加入亚投行的申请。

吴百纳表示,英国希望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加入,参与制定运作规则,发挥建设性作用。在记者会上,对于《中国经济周刊》所提的英国具体出资金额的问题,吴百纳直言,因为英国目前还处于意向创始成员国,要在成为创始投资国后和其他国家讨论后才能知道具体数额。

英国非常感兴趣丝路基金

Q:英国政府加入亚投行有着什么考虑?

吴百纳:我们很高兴未来能加入亚投行,近期德国、法国、意大利也表达了加入意愿,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亚洲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分享英国的技术经验。亚洲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亚洲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经济发展。英国希望在这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不仅仅在经验分享方面,也希望在亚投行初创时期,就可以凭借我们的国际金融经验来帮助亚投行形成更好的机制。当然我们的加入还需要征得其他国家的同意。

Q:您认为英国可以在亚投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吴百纳: 我们希望可以为亚投行做出贡献和支持。在金融实践领域,分享如欧洲投资银行的国际金融经验。近期瓦努阿图(编者注:南太平洋岛国,3月13日遭受超强飓风袭击,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遭受飓风袭击也给我们一个巨大的启示,即亚太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投资量都是非常大的,英国希望确保亚投行从建立之初就以高标准运行。

Q:据您所知,亚投行的决策机制是什么样的?英国政府的出资比例大概占多少?

吴百纳:亚投行的决策机制对于我们投资者和其他创始成员国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此,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磋商,中国政府明确向我们表示,亚投行将代表着最高标准的管理机制。所以我们希望在亚投行创始之初,就同中国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分享多边机制的治理经验,确保亚投行以高标准运行。因为这将最终有助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为英国目前还处于意向创始成员国,要在成为创始投资国后和其他国家讨论后才能知道具体数额。

Q:亚投行会不会成为亚开行和世界银行的竞争对手?

吴百纳:我希望不会。我们都知道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我们希望亚投行能够同地区其他多边金融机构共同发展,比如亚洲开发银行,并为自身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发挥独特的作用,与亚开行、世界银行等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能够共存。

Q: 2014年底,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了丝路基金,同时表示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英国投资者是否有兴趣参与丝路基金?

吴百纳: 英国很感兴趣丝路基金,并对中国提出的对外交往的战略构想十分感兴趣。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王毅外长也对此进行过阐述。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是非常繁荣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当今世界丝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并不发达,所以这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英国政府和英国公司都非常强烈地希望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而且中方还强调一点,要通过经济发展为该地区带来稳定。英国希望这个构想能取得成功,未来把我们都联系得非常紧密。

期待今年习主席访英

Q:您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在您的任内首要推动的是什么事情?

吴百纳: 中国两会刚刚结束,中国经济今年将维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鉴于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7%的经济增长仍然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贡献。

首先,中国经济将继续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特别是在信息通信技术、高端制造业以及服务行业方面。这些领域都给予了英中两国很多的合作机会。

第二,我比较感兴趣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被新的政策替代,老龄人口增加。在这方面英国可以就医疗卫生领域、健康产业分享很多经验。实际上英中两国已经开始在老年医疗、养老产业有很好的合作。

第三,是对全世界来说都很重要的环境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已经在中国看到碳封存技术产生的影响。另外在控制碳排放、控制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和全世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希望英国的技术可以在中国得到更广泛和更低价格的采用和转化。我来中国之前同50个顶级英国公司和超过20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会面和沟通,他们都对和中国合作抱有强烈的兴趣,所有这些让我对中英两国合作充满好的预期。

Q:对于两国的经贸合作,您有什么具体措施?

吴百纳:我们很期待今年晚些时候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的历史性访问,一定会使得双方签署大量的合作协议。另外明年,中国将作为主席国主持召开G20峰会,这也将给中国带来非常重要的机遇。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中英经贸关系一定会持续向好。过去5年,英中的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去年中英贸易总额已超过800亿美元。另外中国的对英投资正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

我们下一步还应该继续做什么?我首先想到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经说过的,他认为英国对于欢迎外国投资方面是最开放的经济体,比如税收政策、企业注册制度等等,我希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英中方面的合作也将不断促进和鼓励中国进行更大的开放。

Q: 201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中德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英国有没有压力?

吴百纳:中德的经贸关系确实更紧密,一个原因是德国的制造业非常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处于制造业市场有非常大需求的阶段,所以对德国制造业产品有巨大的需求。当然英国在制造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无论是空客飞机还是罗罗发动机(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方面还是有我们的优势。与此同时,我想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需求,英国可以在服务业方面发挥我们的优势,缩小中英贸易和中德贸易间的差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