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巴西呼唤“罗塞夫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 | 北京—巴西圣保罗连线报道

10月1日,由于旗下OGX集团的营运债务4500万美元利息到期未能支付,巴西首富巴蒂斯塔被迫卖掉自己的多架飞机还账,面临破产。

巴蒂斯塔十几年来所积累的高达345亿美元的个人财富瞬间蒸发,总统罗塞夫口中的“巴西人的骄傲”轰然崩塌。他不但跌出“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还成为了巴西人的笑谈。

巴蒂斯塔的发家史,是巴西经济十年高速发展的体现。由于深谙巴西经济和发展格局,巴蒂斯塔的决策似乎总是对的。但如今,首富倒掉,使得外界对于巴西这个拉美最大经济体的忧虑开始浮出水面。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封面文章中发问:“巴西陨落了吗?”

政府没钱应付财政需求

巴西经济衰退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在2013年集中爆发了出来,并且持续对当局形成压力。

今年6月,因巴士加价,巴西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数百万人走上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的街头,抗议政府“劳民伤财”地准备世界杯和奥运会,却在公共交通和收入待遇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

总统罗塞夫不得不拨出500亿雷亚尔(220亿美元)改善交通设施以平民愤,但却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进一步攀升。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巴西:需要增加财政透明度》显示,巴西政府的债务总额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4.2%,远高出了风险警戒线。

巴西经济正在遭遇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缓慢而需要财政刺激;另一方面,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均处于历史高位,采取宽松政策或可能导致经济波动。10月中旬,虽然通货膨胀率已经回落至5.75%,但是巴西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仍然居高不下。由于巴西经济对于外资的依赖,热钱开始从巴西流出,导致巴西货币雷亚尔走弱,对美元大幅度贬值。

罗塞夫撼动经济“国策”

为什么巴西的经济会陷入“两难困境”?

曾经,巴西的经济稳定为其他拉美国家所艳羡。上世纪90年代初,巴西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000%。当时的巴西总统卡多佐痛下决心实行货币政策改革,提出“三足鼎立”原则,认为制定经济政策,要盯住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浮动汇率。因此,在他实施的“雷亚尔计划”中,卡多佐推出新货币雷亚尔,同时提高利率,收紧银根,控制恶性通货膨胀。借此,巴西经济逐渐回稳,成长为拉丁美洲第一大经济体。也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三足鼎立”原则在巴西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国策。

2003年,卢拉政府履新。卢拉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节约开支降低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但之后,政府采取了扩大信贷的“市场友好”经济政策,财政开支逐年增长,巴西经济加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却甚少影响到巴西经济表现。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达到7.7%,并且成功地使4000余万人步入中产阶层。卢拉政府还成功地使巴西获得了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不幸的是,扩大信贷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罗塞夫2011年执政以来,经济增长率就没有超过3%。罗塞夫推行政府更多地干预地方经济、将私有企业国有化的政策,撼动了“三足鼎立”原则,增加了政府负担,提高了财政赤字,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货币贬值。眼见着巴西的经济增长乏力和债务上升,评级机构穆迪表示,当前巴西的主权信用评级可能被降低。

对于现任政府经济政策的非议,一度进入白热化,以至于巴西中央银行的前三任行长都纷纷出来,批评罗塞夫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率极低,指责她倾向于“大政府”和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民众呼吁改革刺激增长

不论如何,高速增长的时光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三份重要报告的“敦促”。

10月8日,IMF在新一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就曾预计,2014年发展中国家都将遭遇经济增长减速,而巴西以2.5%的预期GDP增速排在最末。

10月23日,IMF再度发布巴西经济形势年度报告,敦促巴西政府提升经济竞争力,同时警惕目前的财政现状。报告称,当前巴西的财政体系存在很大风险。作为拉美最大的经济体,巴西必须采取更果断的行动增加投资和提高竞争力,以提振经济增长。

华盛顿咨询公司4Cast公司的拉美经济学家佩德罗·多斯达则指出,巴西的问题是,政府背负了沉重的负荷。政府应该改变目前控制私营部门的目标,优先考虑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几乎所有的“敦促”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改革以刺激增长。

目前新兴中产阶级约占巴西总人口的一半,来自他们的呼声是,要求政府进行税收和福利制度改革。首先,重建和维护本国基础设施。来自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为兴建和维护本国基础设施的平均开支为自身GDP的4%,而巴西则只有1.5%。

其次,改革养老金制度和福利方案。由于政府对私营企业进行大规模国有化,自2000年以来,巴西国有企业的数量已经增加超过9万个,新员工增加超过10万。这无疑使巴西原本已经沉重的社会福利压力更是雪上加霜。

第三,改善巴西的营商环境。据世界银行的方便营商指数,巴西在185个国家和地区里排名第130位。巴西FGV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教授蕾吉雅(Ligia Maura Costa)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巴西进行商业活动的成本里,很大一部分都源于“巴西人成本”(Brazilian cost),即劳动成本的高企。劳动成本成为巴西经济的重要约束,但由于劳工权利被写入宪法,因此很难改变。

罗塞夫连任面临经济大考

罗塞夫政府目前正在寻求遏止物价增长的办法。在过去的5个季度中,创纪录的低失业率和政府刺激政策已经削减了消费者信心。10月9日,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提升至9.5%,使得巴西财政政策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紧缩的财政政策。10月24日,巴西政府公开发行了截至2025年到期的32亿美元主权债务,试图提高国债收益。

巴西政府的另一项决策是,通过吸引外资拉动经济增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拉丁美洲管理研究中心陈涛涛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巴西政府“对外开放”的逻辑是,希望外资把尽可能长的产业链拉进本国。10月21日,巴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公布研究数据显示,2014—2017年,巴西的投资水平将比前4年大幅增长26%。

然而,引进外资遭遇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能源领域,民众认为,石油等资源属于国家资源,政府不能以“招商引资”为由将资源私自出售,日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竞标一处海上油田时引发当地民众抗议就是一例。

如今,距离明年10月份的大选仅剩一年时间,留给罗塞夫的时间不多了。66岁的罗塞夫能否如德国总理默克尔一样成功连任,接下来这一年的经济成绩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她的票数。巴西经济呼唤再一次改革,罗塞夫能做到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