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座】不靠谱的“经济学家”

陈功

一些经济学家关于城镇化的观点,与城镇化的本质没什么关系,都是宏观领域的改革,都是政府所要进行的改革,而且很多都是早就该做的事情。

目前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中,经济学家有几个不靠谱的观点。

第一个不靠谱观点:“考虑到国家的现状,不是每个群体都具有话语权,政策优惠方面要尽可能偏向于原来的农业人口、非城镇人口。”

——这个主张没错,理应如此。可这是社会保障问题,是整个国家的公共福利政策,与城市何干?没有城镇化,政府就不做社会保障了?就不提供公众社会福利吗?

第二个不靠谱观点:“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一些特大城市开始出台诸如限制外来人口购房、买车、关闭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各种政策,试图以此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人口管理的压力。很多人打着城市承载力有限,因而只能容纳多少人的旗号,反对更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资源的分配是按照城市的行政等级来决定,所谓特大城市可利用行政手段获取资源,必然伴随着人口要素的流入。”

——这个观点也令人深感困惑,这明明是个土地经济的问题,是政府改革和转型的问题,主角是各级政府,与城市何干?

第三个不靠谱观点:“近些年,土地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发展依赖于低价征用土地,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开发商则获取土地增值收益,获取巨额利润,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升值的收益。土地出让金制度加剧了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城市用地的粗放利用,并加剧了征地的社会矛盾。”

——很显然,这就更是政府改革和转型的问题了,没有城镇化,政府就不改革了吗?

第四个不靠谱观点:“户籍改革是中国政府未来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可问题是,这是典型的制度设计问题,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又与城市何干?

一大堆的问题,随处可见的问题,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都成了城市的问题。

其实,这些经济学家所犯的错误很简单。他们混淆了界限,他们所言的东西,与城市本质上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宏观领域的改革,都是政府所要进行的改革,而且很多都是早就该做的事情,不应由城市来承担责任。

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是城市,而城市是空间,城市是产业,城市是社会。

空间的领域,建筑师和规划师应该说话,但现在他们的声音极其微弱。

产业是经济,应该由经济学家说话,但他们很少说产业,说得更多的是宏观政策。

社会的领域,这个更复杂,一般来说那是社会学家的领地,他们的声音几乎微乎其微,即使说了也被当作是公知,弃之一旁。

至于城市和城市研究,因为城市涉及到空间、产业、社会三个领域,所以城市研究学者最起码也应该能熟练地讲讲建筑语言、规划语言、经济学语言和社会学语言,否则各说各的话,城市研究怎么研究?

(作者系安邦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