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中国选择全新的海上崛起之路

从控制海洋的角度而言,中国可期望成为一个区域海洋强国;从经济的维度来看,中国的海上目标是世界海洋经济强国;从对世界海洋秩序和国际海洋事务的影响来看,中国要立志于成为一个海洋政治大国。

胡波

海洋强国几乎是170余年来历代精英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不断加快,海洋强国的内涵不断充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此次讲话后,海洋强国再次激起了国内外媒体专家的热议:中国应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海洋强国目标?中国海洋强国究竟是什么样的?

中国不会也不可能追求“海洋霸权”

2005年,中国政府、媒体及学术界等大张旗鼓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追溯当年中国海权的强大,思索未来中国海权的发展。在国人眼里,中国海权既然曾经有过辉煌,也就能够重新复兴,这是伟大历史底蕴赋予的自信。然而,中国既不可能重现郑和当年的辉煌,也不可能复制曾经的大英帝国及当今美国的海上霸权。

一是与美国等海洋国家相比,中国海洋先天禀赋相对不足。中国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面临着同时在陆海两线配置资源的巨大压力;中国海洋地理相对不利,海洋空间狭小,近海与大洋的通道被岛链所阻。

二是海洋竞争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及大国间相互依存的发展,核武器的威慑等因素使得世界总体和平可以预期。以往通过大舰对决进行的霸权争夺渐渐让位于经济、科技、军事及外交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对海洋控制的追求也逐渐让位于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

三是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劣。中国几乎被海洋国家所包围,力量向远海及大洋的延伸及辐射均相对困难;中国处在海洋民族主义气氛非常炙热的东亚地区,并同时与美国、日本等海洋国家存在“安全困境”。

因此,如就海洋控制权和军事成就而言,这次海洋强国的崛起注定无法恢复祖先曾经的荣光,中国无法成就世界海洋霸权,甚至是东亚地区的海洋霸权。中国没有条件,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和美国争夺制海权,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同样没有条件,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列强环伺的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成就所谓的“霸业”。

  对海洋控制的有限性

和对军事力量应用的极大克制

但中国却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以对海洋的有效利用、开发为目标,主要依赖外交、科技和经济手段,通过公平竞争、国际合作及谈判协商等和平的方式去拓展海洋利益。这是因为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现代海洋秩序给世界各海洋国家,甚至包括内陆国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竞争及和平博弈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高明的外交政策与策略、娴熟的国际法应用、先进的海洋科技水平等非武力因素日渐不可或缺。中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并拥有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及要素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假以时日,中国很有可能在和平竞赛中脱颖而出。纵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横看世界历史上的大国兴衰,这也是全新的海上强国兴起之路。

因此,尽管中国不太可能拥有一支世界范围内的强大海军,但它对海洋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的有效利用却有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崛起之路。

与历史上其他海洋强国的崛起进程不同,中国海洋强国目标和发展手段的最大特殊性就在于其所追求对海洋控制的有限性和对军事力量应用的极大克制。

这种特殊性与中国的自身条件、面对的复杂环境不无关系,它同时也是国际政治文化和世界政治文明变迁的真实反映。中国海洋强国的兴起将意味着世界新型海权发展模式的成功,也意味着世界海权理念的革新。

历史上,任何大国的成功崛起,都离不开物质追求和社会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既会带来世界物理格局的变化,也会带来其有关发展道路、国际规范等社会价值层面的创新。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自然也必须遵循物质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其目标的界定、实现手段的选择也无不受到时代条件和国际规范的影响及约束。这种战略既是内生的,也是外生的。

中国海上力量可定位为区域性强国

中国海洋强国也离不开海上力量的建设。中国仍需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去确保和平利用海洋,参与海洋事务的必要权利。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主权完整和海洋经济利益的确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实威胁,更是因为安全是一种感觉,对于拥有复杂地缘形势和悲惨历史记忆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海上力量的主要作用其实就在于赋予中国对自身安全的自信,如果中国连自己的近海和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基本安全都无法保障,中国将时刻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和平崛起自然无从谈起。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强邻环绕之中,拥有一定的军事威慑力量,对于促进中国采用更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事务将大有裨益。

中国需要约束、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世界放心;世界也需要给予中国安全、中国核心利益最基本的尊重。

世界上所有大国都积极经略海洋,发展强大海军,中国也需要获得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海洋权力。中国能否和平获得必要的海洋空间,赢得与其国力相称的海上权力,不仅取决于中国自己的努力,也取决于国际社会,尤其是霸权国家美国对中国的海洋利益和战略能否认可和理解。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需要通过全新的海洋实践去促进外部世界对中国海洋利益的认知和理解。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方式是和平的,目标也是有限的,中国的海上力量可定位为区域性强国,主要目的是在相对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占据力量优势,坚决捍卫中国的核心利益,在相对无限的空间范围内提供国际公共物品,承担应负的国际责任。

具体而言,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概括如下:

军事上,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第一岛链内的海域谋求一定的军事优势;在西北太平洋和北部印度洋维持一定的力量存在,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海上力量共同维护亚太地区海域的安全与稳定;在世界范围内保持一定机动,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维护世界海洋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对而言,中国对海洋的非军事利用则是无空间限制的。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中国将以300万平方千米的自有海洋空间为基础,以公海、海底“区域”等空间为依托,在世界海洋的广阔空间范围内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世界海洋经济强国。

在外交上,中国需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并在国际法应用、海洋机制改革等方面有所建树,为构建公正、公平、合理的海洋秩序贡献自己应有的分量。

用一个维度去叙述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困难的,从控制海洋的角度而言,中国可期望成为一个区域海洋强国;从经济的维度来看,中国的海上目标是世界海洋经济强国;从对世界海洋秩序和国际海洋事务的影响来看,中国要立志于成为一个海洋政治大国。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