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新动能,洞见新未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圆满举办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孙庭阳) 4月26日,以“聚合新动能,洞见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主管领导、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等围绕未来产业的培育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政策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洞悉产业新机遇、新变局,有力支撑新型工业化推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政策和机制创新为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助推器”,深厚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打造服务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空间载体提供了强大助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2024年1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产品打造、主体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方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此实施意见该如何落实、未来产业发展应怎样推进,面对这些疑问,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现场带来了对此实施意见的深刻解读。

量子信息是近年来颇受瞩目的未来产业之一,围绕如何构建量子信息科技产业体系这个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陆军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可以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构建量子电子混合算力网,打造世界级量子电子科技产业集群。

脑机融合在智能制造、智能生活,特别是医疗健康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第三脑研究院院长陈世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脑机融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专注于研究脑、保护脑、开发脑和延伸脑的研发项目,正尝试通过“脑科学+AI+智能超算”的创新模式,驱动人类“第三脑”加速发展。

未来产业处于产业萌芽阶段,如何准确把握其发展焦点与趋势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我国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聚焦细分赛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加快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加大资本支撑,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典型案例推广。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带动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需要政产学研用各界群策群力。在论坛现场,围绕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具身智能等一系列话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部部长甘斌,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蒋宁,蚂蚁集团3D引擎技术负责人兼首席架构师王卓,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维君,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学院院长甘中学,成都菁蓉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昆先后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谋划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忠实建议。

此外,本场论坛还举办了以“构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活动,对话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韩健主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谢小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彭世权、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林共同参与,碰撞前沿思想,积极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