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网讯 (记者 邹锡兰)6月13日上午,韶关南雄市委市政府在广州举行了“南雄市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新闻发布会。这一权威认定,标志着南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地位得到恢复,成为继梅州大埔县之后广东省第二个“中央苏区县”。
所谓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随着近几年党史界的学者、专家对中央苏区范围的深入研究,中央苏区范围有所扩大,目前共有30多个县,其中广东2个县。
据史料记载,从大革命时期起至解放战争结束,南雄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从未中断。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彭德怀、项英、陈毅等大批革命先烈曾率领红四军进入南雄活动,指导南雄县委开展武装斗争。其中著名的有1932年由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统率红一方面军,与盘踞南雄的粤军在水口圩附近进行惨烈的“水口战役”。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南雄是赣粤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之一。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都曾较长时间在南雄领导指挥红军游击战争,陈毅还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梅岭三章》。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南雄不仅是巩固和保卫中央苏区南部边境安全的重要阵地,而且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援,并输送了大批青壮年加入红军队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399名。
近年来,南雄依托泛珠三角核心圈连接内陆腹地的省际节点的区位,化地缘劣势为区位优势,发挥“承接珠三角、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作用, 精心瞄准内销市场,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用地少、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历史不能忘记!”南雄市委书记林楚欣表示,南雄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无疑将极大激发南雄人民的自豪感和经济建设的热情,南雄将以此为契机,抓住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战略的机遇,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路子,建设富裕文明的粤北山区门户城市,争当全国“中央苏区县”科学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