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会上,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指出,中国制造业正经历新格局下的三大转型:一是科研开发领域实现自研自立,通过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链集群创新,显著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二是制造业发展模式从依赖加工贸易转向内外并重,提升了产业链的自给自足能力,同时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新开放格局;三是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增加,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及新能源装备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
他同时指出,目前国内也还面临资源消耗高、产值利润率低和全要素生产力不高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计划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和创新发展,同时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他表示,未来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主要从新能源、新材料、新的生物医药、新的高端装备和新的人工智能方面下功夫。
在演讲过程中,黄奇帆表示,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中央明确,也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以及绿色低碳化的赋能,推动传统工业的升级。
他指出具体从五个层次推动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工业自动化,包括机器人、仪器仪表和电子控制的发展;二是稳定性,确保信息流畅通;三是企业到市场间横向推动资源规划管理,优化企业资源规划和ERP系统,以灵敏反映市场信息并实现有效控制;四是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五是推动人工智能化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在绿色低碳化方面,将从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废物循环、工艺流程再造以及污染排放控制五个层次进行改进。”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