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企业关切 打通发展堵点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系列举措将出台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还加力引导民营企业向创新领域布局,培育民间投资新增长点。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其中,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方面,将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专家认为,此次会议释放出以更大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积极信号,对于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意义重大。

释放多重利好

为进一步拓展民企投资空间,一系列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正酝酿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表示,将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2126个、总投资额10.26万亿元。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集中向民间资本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超3万亿元。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值得关注的是,在聚焦扩大民企传统重点领域投资空间的同时,政策加力引导民营企业向创新领域布局,培育民间投资新增长点。

据介绍,一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引导民营企业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制造+智造”“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人工智能、氢能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进一步放宽数字领域、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市场准入限制,支持民间资本培育智慧零售、共享办公、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新产业形态集聚、新服务模式升级、新基建网络完善,推动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质生产力引领转变。

对于引导民企“向新”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凝聚国企和民企合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创新力强的特点,跑出更多勇攀高峰的技术创新“黑马”。

激发投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小企业是民间投资的重要主体,但在招标投标中,中小企业因规模、资金等弱势往往难以与大型企业竞争。

此次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相关制度规定,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不折不扣执行采购预留份额,建立“壁垒清单”动态清理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嵌入政策制定全流程,并设立企业投诉直通渠道,杜绝“明留暗拒”现象。

同时,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黑名单”制度,将存在歧视性条款、恶意排斥中小企业的招标单位纳入失信记录,加快破解中小企业“准入门槛高、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让民间资本“进得去、融得到、做得成”。

专家表示,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相关制度规定,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在招投标领域,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招投标制度机制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一年多来,招投标改革稳步推进,民营企业参与招投标更加积极。今年1至7月,工程建设领域中标民营企业达36.6万家,同比增长11.9%;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达76%。

为进一步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李超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招标投标法修订,完善招标人主体责任落实、招标代理机构管理等制度机制,推广全国统一的远程异地评标和专家库共享技术标准,有序拓展招投标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强化监管机制创新,加大突出问题治理力度。

强化权益保障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

为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今年以来,多项政策陆续落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度缩减,增强了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底气;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施行,有效提升公平竞争治理水平。

在强化民营企业权益保障、打消投资顾虑方面,专家表示,要增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当中的法治契约精神,在确定相关项目投资绩效的同时,及时偿还民间投资的欠款、完善民间投资的退出机制,保障民间投资获得合理回报,打消制约民间投资的后顾之忧,使民间投资能够不断扩大再投资,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

在聚焦民企关切方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建议,加强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建设。同时,健全政策落实监督机制,涵盖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等各个环节,如明确对限制民营企业参与招投标、设置不合理资质门槛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从近期多地有关会议信息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既包括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专家认为,这表明新兴产业投资有望迎来新的政策支持。

谈及民间投资未来趋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营企业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将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健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民间投资准入环境持续优化,资金和要素保障不断强化,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发展。(依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