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扩内需增量政策信号持续释放;“反内卷”将是重要政策议题;围绕稳住楼市股市,下半年仍会有政策部署……近日,多部门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年中工作会或相关发布会,透露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半年 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5.3%。近日,多部门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年中工作会或相关发布会,透露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专家表示,下半年政策主线仍将聚焦扩内需、“反内卷”、稳楼市股市等方面。
全方位扩大内需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重点任务之首,下半年扩内需增量政策信号持续释放。
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涉及扩大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各部门提及下一步施策重点时的高频词。近日,财政部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下一步将按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则多次强调,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据了解,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3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跟踪调度、完善实施机制,平稳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专家表示,扩内需仍然要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或扩围至服务消费,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政策优化可能有两个方向。以旧换新的政策优化,包括将部分出口转内销商品纳入支持范围,以及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等。同时,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的要求,继续落实育儿补贴,用好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各地也将结合实际出台餐饮、文旅等消费券政策。与此同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促进增收、完善公共服务等,可能结合“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在中长期出台有关改革方案。
关注内卷式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要求。近期各方种种表态及举措表明,下半年“反内卷”将是重要政策议题。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随后,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强调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剧透”: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业内人士称,这一波“反内卷”政策被市场视为“供给侧改革2.0”。事实上,近年来,“过度内卷”频发,带来由点及面的连锁负面效应:企业层面陷入价格战导致盈利恶化、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张;行业层面竞争失序,中小企业加速出清、技术升级受阻,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宏观层面资源错配,产业链协同效率下降,抑制整体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反内卷”政策背景下,多行业响应抑制“内卷式”竞争。
专家表示,实现“反内卷”与产能出清,需要价格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与产业政策三大路径协同发力。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化筛选淘汰高成本企业;竞争机制通过破产清算与并购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政策则通过管控产能、标准约束和激励引导加速结构调整;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稳住楼市股市
“稳住楼市股市”今年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围绕稳住楼市股市,下半年仍会有政策部署。
近段时间,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楼市政策加力的信号。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近日,证监会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围绕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专家表示,今年与去年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是股市走势较好,如今上证综指已经站上了3500点以上,而去年同期则在3000点以下,年初提出的稳股市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股市不再成为影响政策的一个重要变量。
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政策仍将保持定力,在不增列赤字、不增发国债的前提下,发力空间在于调整年初预算安排的结构、优化额度在各省之间的分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券和化债的额度,具体方向可能包括增加稳就业和稳外贸支出、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等。另外,根据前期政策效果相机抉择是否进一步加大力度,并密切跟踪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对国内的影响传导,常态化、敞口式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