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乱象,该收敛了

本刊记者 周琦

说起租房,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糟心事:群租房、押金纠纷、“二房东”跑路、房屋被乱改……如今,这些让租客头疼、房东犯愁的老问题,终于有了系统性的解决框架——

7月21日,酝酿5年的《住房租赁条例》(下称《条例》)正式亮相,9月15日起施行。

1

安全是租房的底线,可现实中不少出租房却在“踩红线”。

有的房东为了省钱,用廉价板材装成“串串房”,甲醛成健康杀手;有的甚至连过道、车库都被改成出租屋,堵死逃生路。

图片

有些租户不爱惜房子,随意改造。2023年10月北京通州的燃气爆炸,1死16伤、367万元直接损失,根源就是租户装修时的违规操作。同年,哈尔滨一租户擅自砸毁承重墙,让整栋楼居民无家可归,损失上亿元。

《条例》直接划出“红线”:房东必须保证房屋各方面安全达标,燃气和装修合格才能入市,租客也不能乱改房屋结构。

有人担心安全标准提了,房租会涨。其实租客早该明白,便宜不能换安全,健康更是自己的事。而且《条例》也留了后手——鼓励个人把房子拿出来租,支持企业改造老旧厂房当出租房,供给多了,价格自然稳得住。

2

租房的糟心事里,“退租难”能排进前三。

江西上饶那位租客的遭遇,至今还是不少网友茶余饭后的谈资:退租时房东拿“探照灯”查房,最后列了1万多元的赔偿清单。这种“提灯定损”之所以让大家愤怒,就是因为押金怎么扣、扣多少,全凭房东一张嘴。

图片

过去太多租客遇到过类似情况:沙发有划痕,扣钱;钥匙少一个,扣钱……合同里没写标准,自己被各种拿捏。

《条例》这次直接把规矩写死:合同里必须写明押金数额、什么时候退、什么情况能扣。想乱扣?不行!

但租客也得注意:签合同前应瞪大眼睛看条款,入住时拍视频留证据。真遇到事了,先协商,不行就找执法部门或消协。特别提醒一句,合同备案千万别嫌麻烦,这可是给租赁关系上了“保险”。

图片

3

“二房东”跑路的新闻,每年都能听到几起。这些人要么把房子违规隔断,要么发假房源。最狠的是收了租客租金却不给一手房东,自己卷款消失。

之所以难管,就是因为他们藏得深,不轻易露马脚。

现在《条例》给“二房东”套上了“紧箍咒”:个人转租房子搞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就得按租赁企业来管,备案登记一个都不能少,签合同还得实名。

这思路其实很明确——只要是经营性转租,就不能游离在监管之外。北京已经开始探索:新规拟个人转租10套(间)以上,必须登记备案,不然就查。

当然,监管也得有巧办法。基层人手有限,可以搞个线上平台简化备案,按时备案的给点政策鼓励;再发动社区网格员和居民盯着,发现违规就严肃处理。这样一来,“二房东”想耍花样,难度可就大了。

从安全底线到押金规范,再到“二房东”监管,《条例》解决的都是租房市场的“真问题”。随着法规落地,那些让人闹心的租房乱象,也该收敛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