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哪些目标?如何强化黄金资源供给能力?如何推动我国黄金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让我们一起来看→
为何发布《实施方案》?
黄金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兼具商品和货币属性,对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解读称,近年来,我国黄金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国。一是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2024年,我国矿产金产量377吨,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黄金消费量985吨,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二是科技攻关取得进展。金矿深井开采深度达到千米以上,氰渣绿色化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用新材料不断突破。
但也要看到,我国黄金产业发展仍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难以满足需求等突出问题。出台《实施方案》,旨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我国黄金产业冶炼加工规模、经营管理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推动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目标是什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资源保障能力和产业链创新水平明显提升。黄金资源量增长5%~10%,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黄金矿石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的矿山产量占全国70%以上。黄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35%以上。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2000米以下深度的矿山开采、无氰提金等采选冶技术装备实现应用,新一代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用黄金、白银高端新材料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优质企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实施方案》提出,展望2035年,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如何提升黄金资源保障能力?
我国黄金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大型金矿较少,中小型金矿多,整体品位较低,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需要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强化资源多元化供给能力。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
一是推进国内增储上产。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西部重点区域黄金资源勘查,推动现有大中型矿山深边部找矿,新增一批资源储量,推进在产矿山扩能、在建矿山投产、新建矿山建设。
二是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低品位、难处理、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金、银及伴生有价元素回收率。
三是强化二次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开发黄金尾矿库二次资源,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黄金、白银回收,完善黄金回收市场体系,规范黄金回收行为。
如何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当前,我国黄金企业“多、小、散”问题突出,资源集约化、绿色化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
一是支持重点黄金矿区资源整合。引导建设“区域矿山”,因地制宜开展“分散采选、集中冶炼”。
二是提高企业选冶规模。鼓励新建黄金独立选矿厂、堆浸场、金精矿冶炼厂日处理规模分别不低于500吨、2000吨、200吨。
三是培育优质企业。鼓励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开展整合,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培育黄金、白银新材料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如何深化海外投资合作?
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境外黄金资源开发合作,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推动黄金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实现互利共赢。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
一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先进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共同“走出去”,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二是鼓励黄金企业与国外矿企签订长期供应合作协议,拓展黄金矿砂等初级矿产品进口来源。
三是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投资国开展公益活动,建立互信互利社区关系,推动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