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幕。本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汇聚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家参展商,展览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共设九大专业主题展区,全面展示了工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与最新成果。
未来制造:智慧化与可持续并行
在未来制造领域,工博会汇聚了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等多个方向的先进技术与产品。9月24日上午,节卡JAKA MAX系列工业协作机器人在本届工博会上全球首发,这台工业协作机器人单手“扛起”大彩电,向参观者展示其在重负载、运动控制方面的实力。
据悉,该款产品基于协作机器人的模块化关节理念设计,突破了更大负载领域内机器人模块化、轻量化的技术瓶颈,还提高了机器人操作精度、能源转化率。
未来,在今年人形机器人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后续将逐渐推出各种产品形态,包含带双轴的、不带双轴的,底下增加移动底层等等形式,其负载能力也会随着产品规格的变化不断提升。
在中科新松展台,多可协作机器人展出了涵盖3-30kg的全系列协作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结合了AI与大模型技术,可以高效执行多种任务。例如,双臂具身智能抓取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完成物品识别和精准抓取,展示了AI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潜力。
未来材料:绿色与高性能的结合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本土企业正努力向观众们展示出绿色与高性能材料的诸多突破。
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所展示的绿色甲醇技术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该技术的碳足迹比常规燃料低65%,不仅储运加注便捷,还能应用于航运业,助力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实现中长期减排目标的潜力。
一同展出的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技术,则围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助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上海化工园区下游新材料客户提供高质量化工气体原料。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全球首个无机塑性半导体材料Ag2S,其具有和金属一样的延展性和变形能力,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碎,同时兼具半导体电输运性质。此外,该研究所还陆续开发的多种具有异常塑性变形能力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均展现出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弯曲性。
未来信息:深度赋能未来城市建设
作为今年工博会的重要展区,“创新科技馆”则集中展示了来自上海的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民生科技的最新成果。该展馆以促进创新引领和成果转化为目标,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
据悉,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地推出了停车场内部行车动线的动态弹性组织技术,将传统的固定诱导设施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个“弹性交通系统”场景。这一系统具备状态感知、能力伸缩和网络重构的特性,为未来智慧城市的交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提升了交通系统的灵活性和效能。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携手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及上海未高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特大城市建筑公共安全态势全息感控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建筑安全场景感知数据,结合数字孪生与AI技术,打造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智能终端。
本届工博会上“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信息以及未来健康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的相继展示。可预见的是,未来随着这些创新技术和产品将在更广泛的领域被应用,将不断推动全球产业的优化与升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虞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