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微山县分中心 “三链融合”打造“优”无止境营商环境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微山县分中心立足公共服务平台职能定位,牢牢抓住交易服务“牛鼻子”,积极打造技术链、服务链、信用链“三链融合”运行机制,为交易主体“施肥到根”,推动交易“链”式发展,持续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一、强化“技术链”,打造公正透明的全覆盖数智环境

一是交易电子化提质,数据赋能“快速办”。推行“投标不出门”+“开标不见面”+“评标远程异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随时办、随地办、随手办”。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持续推进电子保函应用,深化惠企纾困,有效缓解投标企业资金占用压力。推动“公共资源掌上交易”小程序上线运行,交易主体通过手机便能完成有关操作,实现“一对一”精准信息推送服务,切实提升“办理速度”和“服务温度”。

二是场所智慧化增效,交易过程“阳光办”。各行政监督部门依托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平台,在招标方式、招标文件、招标程序、评标委员会组成、开评标过程、招标情况书面报告、合同订立和履行等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物理隔离和系统联通,保证投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招标人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在“零接触”的状态下完成开评标,打造更加公正、阳光、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实现净化交易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服务数字化升级,全程跟踪“规范办”。加强“云视通”系统、数字见证系统、在线询呼系统及智能人脸识别系统融合集成,采用云监控、云会议、云签章等新技术,延伸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链条,补齐“交易、服务、监督、归档、履约”流程中的环节缺项和流程短板。打造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三位一体”的咨询服务体系,对经常咨询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反馈,形成服务索引,为交易主体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准确快速的咨询服务。

二、优化“服务链”,营造优质暖心的全闭环服务环境

一是交易前靠上对接,重大项目“绿灯行”。实施重点项目和应急项目优先办理、主动服务、绿色通道等工作举措,简化交易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助力项目及时落地实施。加大“容缺办”“专人办”“限时办”等制度跟进力度,安排专人标前主动对接,督促招标人提前谋划项目,做好招标前期准备,实现项目入场服务前置,从源头增强招标投标市场透明度和竞争强度。

二是交易中精细服务,关键环节“黄灯警”。规范交易秩序,实行招标采购项目专人包保,全程为项目提供业务咨询、流程引导、场地安排等精细服务,做到前期对接到位、实时跟进到位、全程答疑到位,缩短交易时限。评标过程中对评标专家、代理机构异常行为等情况予以预警、风险提示。

三是交易后跟进回访,追踪护航“红灯停”。延伸专属服务模式和联动监管触角,有效促进项目招标人、中标人自觉严格履约。深入旅发集团、鲁正招标、泽渠新能源等企业,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走访、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及时掌握标后履约情况、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整改,让问题禁行、使交易畅通。

三、铸实“信用链”,净化竞争有序的全方位市场环境

一是“搭”体系,完善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档案,严格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代理机构、招标人负面清单等制度。针对不同交易主体,加强信用评价管理,记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良行为信息,整理、保存交易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实现业务信用运行机制与电子化交易流程相匹配,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隐患,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二是“汇”数据,推进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实行“信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模式,与各行业监管部门加强信用联动,通过电子化交易平台对接信用网站端口,查询相关主体信用记录,实现数据自动比对,针对存在失信行为的投标人、招标人、代理机构自动拦截,建立“红黑榜”、“黑名单”等工作制度,限制不良企业投标资格,禁止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让无信誉企业“寸步难行”。

三是“用”信息,发挥信用资产核心价值。政府采购活动中推行诚信企业免交投标保证金,其他交易活动中鼓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向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免收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或降低比例交纳,并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健全信用与投标保证金挂钩机制,探索实行信用激励,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交易成本。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坚守初心、兑现承诺,聚焦群企需求,以服务交易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一条红线”贯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始终,串起技术链、服务链、信用链上下游,把惠企服务落在“链”上,把主体力量聚在“链”上,把作用发挥嵌在“链”上,以“红链”赋能“业务链”,全面提升全链条服务质效,保障项目交易高效推进,打造招标投标“优”无止境营商环境。(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微山县分中心 李程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