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周刊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这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9月3日,习近平主席将在峰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加强对非关系的新理念新主张,宣布中国对非务实合作的新行动新举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非洲各界人士纷纷表示,他们热切期待聆听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将为中非友好团结合作指明新方向,把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

谱写一带一路对接非洲发展的新乐章

对接发展战略是中非务实合作的新亮点。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将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实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科摩罗大学中文系主任塞义德·穆罕默德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办对科摩罗来讲是“重要且幸福的事情”,他期待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提出非中合作新举措,特别是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科摩罗“2030新兴国家”战略对接,助力科摩罗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也为非中实现合作共赢提供新动力。

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期待通过参加本次峰会,实现该国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对接。他说,纳米比亚这次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愿与中国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富有远见,科特迪瓦愿积极参与、并愿推动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国家共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几内亚总统孔戴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为非洲国家与中国实现战略对接、拓展合作提供极佳的平台。几内亚外交和海外侨民部长马马迪·杜尔9月1日代表几内亚政府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他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一带一路’建设将对几内亚乃至整个非洲的发展起到巨大帮助。”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呼唤

中非传统友谊深厚,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世界格局如何调整,中非始终是志同道合的天然同盟军。本次峰会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反映了中非双方希望弘扬传统友好的共同心声。

埃及《金字塔报》记者马吉德正在新闻中心翻阅一本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书。他期待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向非洲朋友介绍更多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希望非洲国家和中国团结起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塞舌尔总统富尔认为,非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非洲与中国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此次峰会将使非中向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四达时代集团喀麦隆籍主持人、编剧捷盖渴望听到习近平主席关于非中文化沟通与交流重要性的阐述。他认为,非中民众深入沟通,才能推动非中政治和经济合作更加可持续地顺利进行。

喀麦隆广播电视台记者阿舒·西奥多细数中国在喀麦隆的民生投资:“中国政府援建的会议大厦,雅温得多功能体育馆,农村饮用水井,农村太阳能电站……不仅直接改善民生,也将先进的技术带到喀麦隆。中国是值得信任的伙伴。”他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将开启非中关系新征程,非洲和中国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努力。喀麦隆希望能同中国展开更多合作。

制定中非合作朝着更高水平迈进的新路径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全方位规划未来3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非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把中方优势同非洲禀赋进一步对接,助力非洲培育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推动中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目前有超过20家中国企业在卢旺达投资,助力卢旺达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卢旺达发展局首席运营官埃曼纽尔·海特洛卡期待听到中国提出促进非中合作的新举措,并助力卢旺达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同中国企业展开更有效合作。

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热切期待在峰会上同习近平主席及非洲各国领导人共同探讨双方合作发展新方向新举措,希望通过本次峰会,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经贸、金融、旅游、文化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

马里总统凯塔认为,本次峰会对马中两国深化政治互信和推动经贸合作具有深远意义,“相信峰会将为马中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也将推动非中合作迈上新征程”。

利比里亚财政和发展规划部长塞缪尔·特韦说:“利比里亚有数千公里的道路需要修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合作有助于我们实现这方面的目标。”

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表示,中非合作论坛为尼日利亚乃至非洲推动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机遇。目前已有很多国家决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尼日利亚不想落在后面,将在北京峰会上积极寻找对接“一带一路”的机会。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西苏鲁期待中非合作论坛未来继续成为有效的合作平台,实现非洲国家的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王云松、李伟红、裴广江、杜尚泽、刘玲玲、暨佩娟、王海林、宦翔、韩晓明、白阳、赵成、张朋辉、王迪、姜宣)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