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面临更严酷环境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经济网讯(记者张璐晶)12月11日,在2013央视财经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面对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也会遇到比以前更加严峻的挑战,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一定要看到竞争的严酷性。

长期以来,“影子银行”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金融问题被广泛讨论,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如何?对经济会产生怎样的系统性风险?吴晓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各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不一样,统计的数字也不一样,因此不能确定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但是中国的影子银行和国外所说的影子银行不同,国外的影子银行是指一些衍生品的场外交易,而我们国家的衍生品的交易是很少的,我们更多的是指着非银行机构,非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

“我认为这些活动只要法律关系是清晰的,而且我们能对这些业务有统计的话,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金融产品法律关系不清晰,风险责任不明确,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客户、对投资人的利益出现损害。”吴晓灵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此后,民营银行的申报热潮持续不断。

市场人士认为,民营资本纷纷申办银行的重要原因是基于“银行赚钱”。

对此吴晓灵表示:“作为民营资本,现在进入金融业,应该看到金融业竞争的环境比过去竞争严酷了,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行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极大的提升,另外,面对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也会遇到比以前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一定要看到竞争的严酷性。”

对于社会比较关注的民营银行数量问题,到底会出现多少家民营银行?“正在申请的民营银行有40多家,数量还太少,只要稳健经营,国内出现百十家民营银行都算正常。”吴晓灵说。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31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