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一则保险中介许可证信息,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人寿”)已于2025年7月18日退出。天安人寿保险中介许可证获批时间为2016年11月17日,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代理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此前的6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公司治理报告不真实,董事尽职报告存在不实声明,薪酬管理报告不真实,高管在未取得任职资格的情况下履行职责,违规将投资资产用于担保或提供贷款,违规通过关联交易向实际控制人输送利益等被罚。
金融监管总局依据《保险法》等相关规定,对天安人寿吊销业务许可证。与此同时,对刘征、周猎人、胡春岚、姜凯、孟宪利、陈祥义、张连庆、李磊、解彤、唐宁、陈玉龙、朱翼炜等责任人员警告并罚款共计99万元。金融监管总局还对王伟、吉喆、张璐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对陈玉龙禁止进入保险业10年;对崔勇禁止进入保险业5年;对唐宁、赵晓强、刘勇、陈颀禁止进入保险业3年。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退出。例如,7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另一则保险中介许可证信息显示,北京众恒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退出,退出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7月14日,辽宁鑫溢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准退出,退出日期2025年7月10日。
从2019年至今,保险中介机构数量逐年下降,已经从2642家降至2539家,减少约103家。截至2024年末,保险中介集团为4家,保险专业代理1671家,保险经纪491家,保险公估373家。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当前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尾部出清”的态势。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渠道和服务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中小机构因无法适应“报行合一”、佣金下降等政策变化,面临生存压力。
业内普遍认为,保险中介的转型出路在于要从“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指出,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及财富总量增长、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财富管理意识成熟、需求多元化,中国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市场处于稳健发展黄金阶段。保险中介可凭借产品与服务和养老需求契合、复杂产品销售经验丰富、“第三方顾问”定位独特等优势,在养老财富领域发力,探索垂类数字财富管理服务平台、全能型综合金融整合服务商、养老解决方案服务商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