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行催生比价效应 银行理财打造财富蓄水池

存款利率开启了新一轮调降,目前六家国有大行以及多数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活期存款利率与定期存款利率。在此背景下,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比价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存款资金流向银行理财市场。北方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短期来看,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从长期来看,随着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会调降。在市场利率下行期间,银行理财公司应抓住布局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战略机遇。

“银行理财公司始终有较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能够保持对权益投资能力建设的持续投入。在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以及非标占比不断压降的背景下,在产品风险收益特征范围内,适当提升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利用资本市场机遇为客户争取获得更高收益率的机会,是理财公司的迫切需求。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银行理财机构的权益研究、投资要区别于公募基金,淡化相对收益的理念,努力为客户增厚收益。”杭银理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存款资金或流向理财市场

“这次降息后,短期内会有部分存款资金转移到银行理财市场。目前,存量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持有大量债券、ABS等资产,此类资产会受益于利率下行,产生阶段性的资本利得,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并进一步吸引存款资金。”上述北方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说。

目前,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05%,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最高分别为0.65%、0.86%、0.98%、1.05%、1.25%、1.30%。股份制银行各期限整存整取定存利率虽大部分略高于国有大行,但均在1.5%以下。

在存款利率持续调降背景下,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升。5月21日,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区某支行客户经理主动向记者介绍:“存款利率又降了,市场各方面变化比较快,推荐您看看银行理财产品。”

相比利率不断下调的银行存款,业内人士表示,4月以来随着债市利率回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得到一定程度修复。据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测算,截至5月18日,固收类理财产品近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2.46%,近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69%,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近七日的年化收益率为1.42%。

温彬表示,在“比价效应”作用下,部分到期的定期存款以及潜在新增的定期存款资金或转向银行理财市场,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有望成为居民财富的蓄水池。5月21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存款缺乏收益优势,可考虑三个月、半年期或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

含权产品成布局重点

“从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再配置资产的收益率会降低,其业绩比较基准也会走低。在利率下行阶段,银行理财公司应抓住发展长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以及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机遇。在资产端,银行理财公司应当积极拓展多元资产,综合运用债券、权益、商品及衍生品等多资产策略。”上述北方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表示,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在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银行净息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存款定期化倾向,这从长期限存款产品利率下调幅度更大就可以看得出来。具体来看,存款利率的调整,有助于推动存款资金由长期限存款向短期限存款、再进一步向活期存款转移,最后推动活期存款资金流入权益市场。

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发现,不少银行理财公司将含权产品作为未来布局的重点。“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发行了60多只含权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公司有权益直投部门,后续会召集业务部门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权益投资能力。”某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银行理财公司正加速布局权益市场。其中,指数化产品凭借透明性、分散性及低费率等优势,已成为银行理财公司开拓权益市场的重要抓手。中银理财表示,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权益市场被动投资是发展趋势,被动指数跟踪策略、指数增强策略或成为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重要选择。

加强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引导下,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近期宣布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增持权益类资产,并明确将进一步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释放长期投资动能。

此前,上交所举办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权益类资金入市专题培训,旨在引导商业银行理财公司聚焦权益类资产管理能力建设,从投资、交易、政策解读、风险控制四个维度出发,助力银行理财公司拓宽转型升级路径。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更大力度“引长钱”,为稳市场、稳预期提供支持。

“为打通资金入市堵点,在投资股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数银行理财公司已建立基金池、股票池,上线了股市交易系统,创设了含股票的理财产品线,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做好了准备。同时,在银行理财产品组合中还配置了ETF、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某城商行理财公司权益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具有低波动的特征,而股市的波动较大,会造成配置股票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变大,不符合多数居民的风险偏好。银行理财公司应加大对衍生工具的应用力度,以对冲股市波动,增加对股市投资的研究投入,建立内部长期考核机制,通过提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减小含股票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幅度。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