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郑扬波
“本想给房子翻新,换套新家具,可旧床垫、床架、衣柜处理起来却犯了难——问了好几家清运公司,清运费张口就要400元。”北京居民小吴吐槽道。
这样的困扰并非个例。有网友反映,处理沙发、衣柜这类大件,找专门回收公司上门,运费普遍在300到500元之间。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廉价新衣柜也就几百元,处理旧家具的钱都快赶上买新的了。
“太折腾”成了不少人选择凑合用的理由,也成了追求品质生活的拦路虎。
旧大件家具为何卖不掉?
本刊记者咨询了黑龙江、北京两地二手家具市场,尽管回收标准略有差异,但挑三拣四却是普遍现象。
在黑龙江,二手家具回收有明显偏好:软包床易显破旧,基本无人问津,床具只收实木或直板材质;衣柜若无破损、卖相好,能以200至300元回收,转手售价600到700元,看似差价不小,可商家坦言“利润有限”。
北京的回收标准更为严格。多家二手回收商表示,仅回收实木家具或使用5年以内的品牌家具,且折价幅度极大——10年前原价8000元的品牌衣柜,如今回收价仅200元。
“软床、板材类家具基本拒收,卖家要是想处理这类家具,还得额外付清运费用。”一位商家说。
为何板材家具不受待见?
“来回拆装的运费、店铺房租,都是成本,收板材家具风险高、赚得少,我们一般不愿收。”一位商家算了笔账:单是运输和拆装一个板材衣柜,找专门人员就要花300元,若回收价高,商家很可能亏本。
即便家具符合标准,想卖出理想价格也不容易。小吴的衣柜最终在二手平台上卖了700元,比二手市场回收价高,但除去440元的搬运费,实际到手260元,仅比二手市场回收价多60元。
“前前后后忙了一周,最后赚的钱还不够来回跑腿的功夫。”小吴无奈地说。
清运费为何这么高?
关于高额清运费,二手回收店老板们给出了一致答案:成本高、政策严。
“现在小区都有规定,大件家具不能随意丢弃,必须运到专门的废品处理场所。”一位老板介绍,从居民家中拆装家具,到运输至处理场所,再到后续拆解,每个环节都有成本,这些费用最终都得摊到卖家身上。
以北京为例,一套旧衣柜从居民家中运出,仅拆装费就接近200元,运输费根据距离远近需100至300元,再加上处理场所的处置费,总费用很容易超过300元。“我们也是赚个辛苦钱,要是收的运费太低,根本覆盖不了成本。”一位清运公司工作人员说。
那么,大件家具清运收费是否合理?
相关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大件家具清运暂无统一收费标准,价格多由市场调节,“但只要商家明码标价,提前告知居民各项费用明细,且无强制消费,就属于合理范畴”。
多地探索创新做法
大件家具处理难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2024年,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明确要求完善回收网络规划布局,推动废旧家具等再生资源应收尽收。
政策引导之下,多地已开始探索创新做法。
北京海淀设立了29个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居民可投小区大件垃圾交投点,处置费政府承担;江苏扬中2022年7月起主城区免费预约收运大件垃圾,设立了103个小区暂存点;上海徐汇田林街道有“五位一体”处置清单,物业收费上门收运,分类处理,可捐赠或社区流转,还联动企业并计划建专项回收中心、推线上小程序。还有的城市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家具企业在销售新家具时,同步提供旧家具回收服务,降低居民处理成本。
但目前来看,这些试点尚未铺开,多数居民仍需自行联系回收或清运公司。“什么时候处理旧家具不用再折腾?”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期待。
责编: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