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正式开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中国核电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核能作为一种安全、低碳、可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呈现出明显复苏、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4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首届核能峰会发表共同宣言,各国重申对核能的坚定承诺,认为核能是减少电力和工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共有417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接近4亿千瓦,年度发电量创2.8万亿度的历史新高,占总发电量的9%。全球在建核电机组65台,装机规模达7260万千瓦,为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
杨长利表示,核能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核能是碳足迹因子最低的能源之一,在能源系统碳减排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核能在保障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和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预计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达到1.1亿千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进一步发挥高碳能源重要替代者、系统安全稳定主要支撑者的重要作用。
他介绍,中国核电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总规模升至世界第一。2024年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34亿吨。中国核电发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核电安全运行业绩持续保持领先水平。核电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巩固提升,关键环节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技核能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推进“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推动核能高水平开放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积极发展核能已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IAEA连续4年上调世界核电发展预测值,签署《三倍核能宣言》的国家和地区扩展至31个,多个新兴国家正在考虑、规划或启动核电计划,全球核能发展正进入新一轮复兴期。”杨长利说。
编辑:谢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