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宋杰)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产业。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但该办法无法全面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类问题和应用场景,启动立法研究并制订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势在必行。”张天任说。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呈爆发式增长,给社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潜在风险。如数据隐私泄露、算法偏见、伦理争议等。如何确保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些负面效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天任认为,制订一部综合性的“人工智能管理法”刻不容缓。
他建议,立法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科技伦理规范体系,为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设计人员制定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构建人机协作的伦理框架,推动人工智能朝着通用、可信、负责的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包括着力提升人工智能模型技术及数据源的透明度,让用户能够深入了解模型的运行机制,进而提升用户对人工智能模型的信任度;制订并严格落实人工智能备案制度,强化审查并定期评估等。
三是明确责任主体与责任承担程度。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或损害后果,制订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和程度。
四是建立健全数据保护与安全机制,规范人工智能所收集数据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在授权范围内用于特定的人工智能研发、优化和应用场景;建立数据共享审批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条件和流程,确保数据接收方具备相应的数据保护能力,并签订严格的数据保护协议。
五是鼓励关键技术突破,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深度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
一审:周瑞峰 二审:王新景 三审: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