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言故事作者与北大师生交流:创作的灵魂是人性与情感

9月13日,盐言故事校园季活动第二站落地北京大学。活动现场,三位盐言故事作者米花、核融炉、半裁明月,与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的专家教授,多所高校学生一道,就网络文学创作展开深入交流,也揭开了短篇故事广受年轻读者欢迎的创作奥秘。

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表示,高校学生在内的年轻群体是盐言故事的核心受众之一,盐言故事将持续鼓励和挖掘高校年轻作者,为网络文学产业输送新兴力量。

ͼ1.jpg

探讨盐言式创作:灵魂是人性与情感

自2019年前后在知乎社区孵化至今,盐言故事已经发展成网络文学重要的创作类型和产业模式。

在活动现场,盐言故事《鱼灯引魂记》作者米花、《无暇赴死》作者核融炉和《听银》作者半裁明月不仅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历程和独特经验,还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艾尤、江南大学副教授许婷、盐言故事主编段明月,就网文创作展开了深度对谈。

在三位作者看来,创作的灵魂在于充分挖掘人物的人性与情感力量。《鱼灯引魂记》与前作《胤都异妖录》一脉相承,共同构建了属于米花的中式志怪世界。作品中,米花用志怪映照人心,从妖怪的角度书写人性。“让人物走出纸张,走进读者心里,点亮一点点信念。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意义所在。”

作为盐言故事最受关注的新兴作者之一,核融炉接连创作出《无暇赴死》《祝福》《戏剧课》等悬疑故事。她的作品笔力老辣,结构轻巧,获得读者、学界、影视行业的高度青睐。在她看来,悬疑小说的逻辑内核,可以让故事变得好看;而情感内核,可以让故事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半裁明月擅长大女主题材创作,凭借《长命》《听银》形成独特的大女主创作风格,半裁明月的经验是:不刻意追求悲剧情节,而是立足情感内核;去塑造有灵魂思想的、立体人物,而非一个完美的大女主人设。

ͼ2.jpg

盐言故事,以好故事打动年轻群体

《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其中Z世代、00后年轻群体在创作和读者群均占据主流。作为网络文学的新物种,盐言故事的受众也以年轻化著称。高校学生也成为盐言故事最关注的受众群体之一。

今年6月,盐言故事联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8所高校启动“超新星计划”限时征文活动,投入超过600万元的奖金池和持续资源,并专设“超新星奖”和“校园奖”,挖掘年轻创作者和优质作品,活动也吸引大量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诞生众多潜力新星。

与此同时,盐言故事开展一系列校园行活动,首站在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则是第二站。通过与高校师生的深度交流,盐言故事,一方面拉近了与年轻读者的距离,拓展品牌在高校的影响力,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高校年轻作者的参与,挖掘了更多创作新星。

在活动现场,范俊梅也向众多高校学生抛出橄榄枝:“年轻人爱看脱口秀,有句话叫‘每个人都可以说5分钟脱口秀’。我想套用一下,‘每个人都可以写一篇短篇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你的困惑、感悟、想象,也有可能是你文学创作之路的开始。”

编辑:孙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