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见非遗”系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之东方古韵“寻剑·九天”秋分唱诵音乐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
据主办方介绍,“听见非遗”系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单位主办,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美育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同期举办的展演活动。
当晚,东方古韵“寻剑·九天”秋分唱诵音乐会(以下简称:音乐会)在《云水谣》的低吟浅唱中拉开帷幕,为现场观众开启一场中西对话、雅俗对话、传统与现代对话、自然与生命对话、过去与未来对话等多维度的“对话”为创作核心的艺术疗愈。
春生夏发秋收冬藏。主唱小珠悟义基于对古代曲谱和五音疗疾的探索,结合24节气的气候特征和自然变化,在节气变幻中找寻自然能量的律动,展开自然与人类的对话,以唱诵乐律抚慰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下疲惫的身心。
总导演李永超介绍,此次音乐会回归到音波疗愈的本真之声,以极简的舞台设计把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唱诵之上,同时以全渲染式灯光效果,把整个剧场打造成身心沉浸的光场,帮助观众快速进入唱诵的疗愈世界。
在乐律演绎、舞美设计、视听呈现上,主创团队做了多方位的突破创新。以美轮美奂的视觉场景引导观众快速进入东方古韵所营造的自然空间,感悟生命的精彩。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从事者,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唱诵当做简单的演唱来听。东方古韵中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既有传统文化、也有五音疗疾,乐律是唱诵者由心而发,经过唱诵之法,传到观众的内心。我们需要把心打开,来倾听、来感受。”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美学学会会长宋瑾说。(王鹤潼)
编辑:崔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