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座谈会暨第六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咨询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王阳明文化基金共同主办,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中共上犹县委、上犹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三智书院等单位承办的“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座谈会暨第六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组委会副主席、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申坤主持了座谈会及启动仪式。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原副书记、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陈喜庆,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何丕洁,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咨询委员会主席申占华,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蒋晔,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北京大学教授、三智书院院长王守常,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杨秀梅,教育部全国高校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成员郭继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刘余莉等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存根首先谈到,本次座谈会的议题紧紧围绕二十大报告,将在如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践行共产党人心学等方面展开研讨,正当其时,是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做好阳明心学在当前形势下的传承、弘扬、落地和转化,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陈喜庆指出,研究阳明心学的专家学者要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将阳明心学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取得更多的新的成果。他认为,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的举办正当其时,大有可为,要一届一届办下去,在新时代更好地实现“两个结合”、“两个老祖宗不能丢”,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何丕洁表示,我们今天研究王阳明,应该继承他的胆识和勇气,而且具有比他更宏阔的眼光和更高而深邃的思想,既要推动阳明心学的广泛研究与深入交流,又要深化阳明心学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落地。

申占华代表论坛组委会做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十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他讲到,我们成功地走过了十年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阳明心学之路,经历了奠基、开创、弘扬三个阶段,为阳明心学在中华大地的开花结果作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更加自信自强的姿态弘扬创新阳明心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展现出生机勃发、繁荣昌盛的景象。

高斌代表组委会就第六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将于2022年12月17-18日在江西赣州市上犹县举办进行了发布。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新时代”。并介绍了论坛的有关内容及筹备的有关情况。

王守常主持了“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座谈会”的主旨演讲环节。郭继承认为,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法可以真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也可以去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刘余莉讲到阳明先生指出“人人皆可成圣”,人人都可以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阳明先生所讲的“大人”就是真正认识到一体是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即回归自性、找到“真我”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就是能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周月亮认为,运河孕育了王阳明,王阳明点亮了运河两岸的心灯。中华智慧最基础的智慧就是水智慧,具有周弱而绵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特点。水智慧是运河文化的哲学基础。王阳明具有水的智慧,其性格与运河水是互相升华的。曙中表示,阳明先生提出的“万物一体之仁”是站在宇宙的视角上讲中国文化。阳明先生讲“一念为善之志”,“志”和“善”是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南京大学教授徐小跃、贵阳学院副院长汪建初、赣南师范大学国学学院院长周建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丁为祥、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学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王珏、宁波大学校哲学和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邹建锋等嘉宾在线上进行交流探讨。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郭静,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三智中国心学院院长李漫博,三智心文化研究院院长曙中,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曦沦,阳明商系CEO夏裔,艺术策展人张晚庭,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王阳明文化基金主任高丽娜,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程林,三智书院副院长、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智,三智文化发展中心主任、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赵弘等。(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