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黄山市徽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汪晓东
徽学是一本书,是本由明清徽商算盘拨弄出来的书;
徽学是一张画,是张渐江大师游历徽州、泼墨黄山的山水画。
仰或是,文房四宝里的红袖添香……
如果说,明代重臣汪道昆辞官徽州,著述《太函集》是徽学的圭臬;
那么,清末翰林许承尧的《歙事闲谭》则是一座分水岭。
如果说,前者是明代经济史,晚明保定、苏辽防务和抗倭的军事斗争史话;后者则是“文献之邦”、“文物之海”的徽州贤达,择其要件、继美前贤的文献蒐集。
那么,那洋洋洒洒的《徽州文化全书》,则是斗转星移后众人拾薪,究内涵、析外延,条分缕析后集成模块的徽州明清社会史的集大成。
今日徽学何处去?
新时代,新徽州;新徽学,新使命。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出的强音。
上世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心中的徽州,是“东方的瑞士”:
这里既有徽州桑梓文化的温度,徽州人家国情怀的深度,更有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厚度。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人文徽州,创意黄山。”
今日黄山市学人,当走出书斋,致力于历史文化的应用研究、优秀资源的转化运用,方可助力“乡村振兴”,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复兴的热情。
美美与共,人类大同。
存同求异,海纳百川。
人类只有实现自我解放,才能够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从“烟雨徽州”的诗学意义出发,走向“田园徽州”,产业与人居的绿色协调,实现“村落徽州”的宜居、宜业、宜游……
每个徽学工作者,应当成为黄山市发展的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奋斗者:
不断解读徽州人“忠君爱国名家,文经武纬甲第”的时代价值;
不断架构徽学高举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器,踏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以致用,丰富文明发展的理论体系。
见证徽学走向世界!
见证徽学奔向未来!
窃以为这是黄山市新时代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