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传奇落幕 “机遇”号再见!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机遇”号和其“孪生兄弟”“勇气”号火星车于2004年登陆火星,设计工作寿命3个月,任务包括找寻火星上水和生命的迹象等。

■“勇气”号已于2011年结束使命。“机遇”号实际工作时间近15年,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的总行驶里程超过45公里,创造了人类探测器在外星的最长行驶距离纪录,获得了包括火星上曾存在“可饮用的水”等重要发现。

美国航天局13日宣布,由于历经8个多月努力也没能“唤醒”失联的“机遇”号火星车,“机遇”号任务正式终结。

12日晚,任务团队最后一次尝试向“机遇”号传输指令,但依然没有任何回应。

“机遇”号项目经理约翰·卡拉斯13日在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尝试了所有可能恢复‘机遇’号通信的方法。我们认为,再次收到‘机遇’号反馈的希望已经极其渺茫,因此决定结束任务。”

就在几周前,美国航天局刚刚庆祝了“机遇号”在火星上度过的第15个生日。

设计工作寿命3个月 “机遇”号实际工作近15年

“机遇号”是一辆太阳能火星探测漫游车。

“机遇”号和其“孪生兄弟”“勇气”号火星车于2004年登陆火星,设计工作寿命3个月,任务包括找寻火星上水和生命的迹象等。但出人意料的是,“机遇”号多次在火星严酷的沙尘暴中幸存下来,“坚守在工作岗位”将近15年。而与其同年发射的“勇气”号已于2011年结束使命。

在这大约15年间,“机遇”号共传回超过217000张图片,包括15张360度彩色全景图。它在火星上的总行驶里程超过45公里,创造了人类探测器在外星的最长行驶距离纪录。

2013年,在火星工作将近10年的“机遇”号在一块富含黏土的岩石中发现非酸性水存在的证据。依据这一发现推断,在火星形成早期,星球环境或许非常适宜孕育生命。

不仅如此,“机遇”号在火星子午线高原发现了火星上的第一块陨石——防热护盾岩,它还造访了维多利亚陨石坑。

过去8个月里

上千条任务指令未得到回应

“机遇”号与地球的最近一次联络是在去年6月10日。

去年5月底,火星上刮起强烈尘暴,覆盖了火星表面的四分之一。“机遇”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无法接收到足够光照,随后进入休眠状态,与地球失联。

过去8个月里,地面团队一直尝试联系“机遇”号,向其传输了上千条任务指令。上月底,科研人员针对几种可能的故障向“机遇”号传输一系列新指令,但均未得到回应。

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为“机遇”号举行了告别会,历数它的成就。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说,“机遇”号给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将激励人们继续探索火星。目前,美国仍在继续和将要开展的火星任务包括“好奇”号火星车、“洞察”号探测器、“火星2020”项目等。“正是因为有像‘机遇’号这样的开拓性任务,将来才会实现人类宇航员在火星上行走”。

(新华社、国际在线)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