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北京建筑遗产”集卷首发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洁)人民大会堂、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北京电报大楼、故宫博物院宝蕴楼……今天上午,《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在故宫博物院举行首发式。
据介绍,此次首发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是对2016年、2017年共计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50个 “北京建筑”的提炼展示。本书与业界通常看到的作品集最大的不同是按照20世纪北京建筑史的模式编就的,它生动地描述了为20世纪北京经典建筑做出贡献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故事,有许多史实是鲜为人知,是首次披露的。
记者注意到,该书中收录了以梁思成、杨廷宝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代表作,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大学地质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和平宾馆、北京市百货大楼等。
同时,还有第二代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如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儿童医院等。此外还收录了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一批标志性作品,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机场T2航站楼等。
“它并非是一本简单的建筑遗产图书的出版,而是集作品、建筑师、设计思想乃至建筑师生平的展示,不仅勾勒出百年北京的建筑历程,还特别表现了在古都北京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书写下的城市与建筑的新画卷。”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说。
单霁翔特别提到,本书收录、介绍的50个“北京项目”,在第一批、第二批全部198个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占比超过1/4。这不仅仅说明北京、北京建筑、北京建筑师的超凡贡献,更说明基于历史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北京20世纪建筑的发展与演变的确是走在时代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