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经济网讯 6月24日,2018年国际乐器演奏日系列活动在天津市成功举行。活动由中国乐器协会指导,中国乐器协会民族器乐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京胡与京剧学术委员会承办,《乐器》杂志、《畅读》、三人行国际对接服务平台、《金台之声》等机构协办支持。梅派琴师领军人物、著名京胡演奏家李门,著名言派老生、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刘勉宗,杨荣环艺术(环派)嫡传人、京胡演奏家杨健,著名词曲作家姜延辉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京胡制作专家、北京市非遗“洪派京胡制作技艺”传承人、仿生皮发明人刘正辉等嘉宾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台湾国光剧团音乐指导、著名京胡演奏家李超也通过VCR向活动现场发来了祝福视频。
据了解,国际乐器演奏日1982年诞生于法国,2017年首次引入中国。在每年的6月21日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举行。
本次天津站的系列活动由环保仿生皮京胡专场演奏会拉开序幕。本场演奏会一大亮点就是凸显绿色环保理念,整场演出完全采用了环保仿生皮京胡进行演奏。著名词曲作家、胡琴演奏家姜延辉谈到,环保仿生皮京胡音色圆润、细腻,且耐用,到南方演出,不再饱受潮湿气候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京胡沿袭扒下蛇皮进行蒙筒制作的现象应该杜绝。业内人士应携手加强对于动物生态圈的保护,切实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真正做到让动物与人类“同欢乐”。
为了使环保乐器能够被更多人熟知与认可,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日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一场以传承、创新为主题的仿生皮研讨会。共话环保、共话创新、共话民族乐器-京胡的未来趋势。
杨荣环艺术(环派)嫡传人、京胡演奏家杨健认为,环保仿生皮京胡不仅解决了传统京胡音色的‘闹’和‘燥’,而且解决了传统京胡下把位技术发展受限的问题。传统京胡‘平把位一个八度’只能作为伴奏乐器呈现,而仿生皮京胡由于振动模式的改变可以完成两个半八度音域即第三把位的新技巧,独奏音乐得以实现,为京胡这一民族乐器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戏曲学院京胡制作专家、北京市非遗“洪派京胡制作技艺”传承人、仿生皮发明人刘正辉介绍到;“此次天津站活动的圆满举行是继北京、江苏等地成功采用环保仿生皮乐器进行示范演出之后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它将进一步唤起更多人行动起来用环保理念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结束用野生动物制作中国民族乐器的历史,更好的推动‘国际乐器演奏日’的社会公益文化精神”。(张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