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陈可辛的《三分钟》,这部父爱微电影也让人泪流满面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经济网讯 前段时间,香港导演陈可辛拍摄的短片《三分钟》刷屏朋友圈,春运期间加班加点的列车员母亲和即将上小学的儿子,在列车停靠的三分钟里重逢,瞬间挑动了观众的泪点。

关于母亲,我们记得的往往就是那最温柔的怀抱,最贴心的嘱咐。而关于父亲,我们又记得什么呢?

小时候,你吃冰棍,父亲就急忙地扔掉,嗔怪你不该吃冷的。

上中学,你打架了,父亲一边失望地看着你一边跟老师求情。

大学时,你离家远,父亲每次电话很少话,只问你钱还够吗?

工作了,你太忙碌,父亲跋山涉水送来家乡食物只让你别太拼。

父亲的形象,在每个人心里都是不一样的,严厉的,和蔼的,温暖的,高大的,苍老的。但父爱都是一样的,如山一般稳重而踏实,如大海般宽广无边。

近日,老中医化妆品拍摄了一部关于父爱的温情微电影,也同样触动观众泪点。

影片里,父亲是一位中医,每日忙于研制中药,或者给病人看病。忙碌的父亲,让女儿感觉到有些遥远,有些陌生,似乎父亲对中医和病人的爱甚至多过自己。她埋怨父亲对自己的忽视,也对此感伤。为了逃离“冷漠”的父亲,女儿远渡重洋,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直到一次,身体不舒服,拿出父亲给她专门研制的中药丸。女儿才明白,父亲深深的爱藏在那一颗颗中药丸里。

正如微电影最后所说:父爱是沉默的,但他始终守护我们不受伤害。这部由老中医化妆品制作的首部情感微电影,以父亲对女儿的守护,与中医对人的守护,两者巧妙地相融。从父女间的相处细节,父亲的形象之转变,女儿对父爱的感悟,一步步诠释父爱如山,如中医的主旨。显然,在层层推进的剧情中,一步步显露出来的父爱,最能勾起观众的痛点,引发共鸣,而这也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邹锡兰)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