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全勤全力八赴进博 全心全新共赢未来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纽交所上市公司陶氏公司(股票代码:DOW)以“探索无界,质造未来”为主题,携近百款前沿技术产品再度亮相。

11.png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生”,陶氏不仅凭借300平方米的展台与13款首发成果(含10款全球首发)成为焦点,更通过近2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展现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与成果。陶氏全球副总裁柯乐文(Kevin Koleva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高度赞赏中国政府扩大开放的决心,进博会已成为陶氏与中国伙伴共创价值的核心平台。”

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战略合作加速产业升级

进博会对陶氏而言,远不止于一场年度展会,更是技术落地与商业合作的“催化剂”。八届进博会中,陶氏累计发布超100项新产品与新技术,签署6070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本届进博会上,其发布的13款首发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包装等关键领域,凸显了材料科学对中国产业转型的赋能作用。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全球首发产品ENGAGE™ PV POE快速交联新品针对光伏封装膜需求,以更快的交联速度、更优的加工性能及更低助剂用量,助力太阳能组件提质增效。与此同时,陶熙™无溶剂有机硅压敏胶通过去除苯类溶剂,在电子、汽车等行业实现高性能与可持续性的平衡,回应了中国市场对绿色材料的迫切需求。

这些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合作共赢的机遇。

进博会期间,陶氏与苏州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基于EVOAIR™人造革技术共同开发汽车座舱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健康、低碳内饰材料的本地化应用。此外,陶氏与厦门正新橡胶携手推广SiLASTIC™轮胎自修复密封涂层技术,通过材料创新提升轮胎的安全性、耐用性与环保性能。

柯乐文强调:“进博会是陶氏与中国客户、政府及合作伙伴深度对接的桥梁。许多在进博会展示的技术已‘开花结果’,催生了新业务与项目落地。”例如,REVOLOOP™消费后回收树脂通过合作伙伴德联集团,成功应用于汽车养护产品包装,推动塑料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

22.png

本土研发与全球战略双轮驱动

中国作为陶氏全球第二大市场及最大海外市场,在其全球化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陶氏在华运营已超过45年,以上海陶氏中心为亚太创新枢纽,构建了涵盖研发、制造与商务的完整网络。这一拥有300多名科学家与80多间实验室的创新基地,不仅是陶氏在美国以外最大的一体化研发中心,更成为其“立足中国,服务世界”战略的支点。

2024年以来,陶氏持续加码本土投入:

热管理材料科学实验室于11月4日在上海正式启用,作为全球首个专注该领域的创新平台,致力于解决电子设备散热难题,助力客户应对热管理挑战与产品快速上市需求;

与海信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家电行业绿色材料研发,加速低碳转型;

成立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探索中心,通过跨价值链合作,探索循环经济与低碳商机。

柯乐文指出:“中国兼具规模优势、创新速度与政策红利,正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清晰的市场信号。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循环塑料等领域的快速推进,为陶氏的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广阔场景,陶氏中国市场的先行先试经验正被复制至亚太乃至全球。”

从进博会的“首发舞台”到上海的研发中心,陶氏以材料科学为纽带,将全球创新与中国需求紧密相连。其“全勤生”姿态不仅体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更彰显了跨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共成长的深层逻辑。正如柯乐文所言:“陶氏愿继续依托全球专业实力与本地网络,始终致力于推动创新、加速绿色转型,提供惠及中国和世界的解决方案。”

编辑:侯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