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消息,紫光国微(002049)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本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33.60%;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增长109.55%。综合前三季度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营收为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净利润为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
业绩指标回暖,两大主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本季度,紫光国微在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两大主营业务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业绩交流会信息显示,公司收入结构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中,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占比50%以上,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占比40%以上,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占比5%-6%。
紫光国微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等方面积累形成了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
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紫光国微是国内特种集成电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用户遍及各相关领域。目前,公司特种集成电路的专业领域涉及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与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在传统业务基础上拓展了商业航天等新的应用场景。
据业绩说明会介绍,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产品有七大类800多款;公司特种集成电路收入中,模拟芯片占比4-5成,数字芯片占比5-6成。
在智能安全芯片领域,紫光国微的SIM卡芯片业务在国内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金融IC卡芯片、身份证读头以及POS机SE芯片的市场份额均为国内领先,在汽车电子芯片的部分领域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据悉,三季度,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开放式架构安全芯片E450R于今年6月成功商用,实现银行卡领域首发,为金融安全开放架构的规模化落地树立了新标杆。
此外,今年10月,三大运营商宣布eSIM手机业务落地。而紫光国微作为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供应商,会受益于此政策的落实。业绩说明会信息显示,公司的eSIM解决方案导入多家知名设备商及手机厂商,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终端等领域,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连接支撑。
政策利好叠加行业机遇,多业务商用进展加速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技术逐步成熟,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今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利好不断,涵盖了税收优惠、资金补贴、产业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自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预计2025年全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尤其是作为主要增长驱动力的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预计将分别增长29%和17%。而从区域来看,美洲和亚太地区将继续引领增长。
除了两大主业不断扩展商业化场景和发展新兴领域客户,紫光国微还在石英晶体频率器件等领域积极布局,为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提供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伴随着消费类电子市场的持续改善以及网络通信、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需求的持续上升,公司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业绩说明会信息显示,三季度,紫光国微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取得较快增长。紫光国微表示,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抓国产替代机遇,继续深耕网络通信、车用电子、工业控制等重点市场领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领域,提升重点领域市场占比及新兴市场领域渗透率。
面向未来,紫光国微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除了全力完成当前任务,还会为明年订单积极准备,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2026年,公司将持续推进自主研发,结合资本手段,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业务规模。
编辑: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