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突发,一场8.5亿的资本迷局!

汇源正陷入资本博弈漩涡。

随着其原投资人与重整方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不断升级,矛盾从幕后走向台前,愈演愈烈的“夺权戏码”已直接冲击市场端。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称,大股东干扰公司经营秩序,导致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出现断货。

违法私刻公章撤诉

9月12日,汇源发表严正声明。

声明称,基于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盛资产)、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诸暨文盛汇)提供虚假资料违法私刻汇源公章,并以此申请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8月1日立案的汇源与文盛资产及诸暨文盛汇的合同纠纷一案,及严重干扰公司经营秩序,导致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出现大面积断货等事实。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显示:“原告汇源与被告文盛资产、诸暨文盛汇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5年8月1日立案。原告于2025年9月1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本院认为,原告在本案审理期间提出撤回起诉的请求,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

汇源在声明中称,汇源从未就此案撤诉。

图片

汇源表示,文盛资产及诸暨文盛汇所用公司公章证照为其提供虚假资料违法私刻,是在罔顾公司一再声明“公章及营业执照正、副本均由专人负责保管,全程处于安全、有效管控状态,从未发生遗失、失控或交由他人保管的情况”的前提下,通过虚假挂失信息,骗取工商部门所获取,公司对此概不承认,并已在发现后第一时间报警。

同时,文盛资产及诸暨文盛汇提供虚假信息办理印章、证照的行为,已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文盛资产及诸暨文盛汇通过虚假手段取得的印章证照用于变更登记(备案),公司请求撤销该登记(备案)的申请也已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受理。

对于汇源在声明中提及的各大电商平台出现大面积断货的情况,目前,汇源淘宝官方旗舰店“汇源官方旗舰店”中显示没有产品可售,只有一个充值消费链接。

图片

图片

图片

汇源在最新声明中恳切呼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调查公司被虚假资料违法私刻公章、恶意操纵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8.5亿元投资逾期

2022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了汇源的重整计划,而诸暨文盛汇作为文盛资产为重整汇源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重整计划,文盛资产需在3年内分阶段向北京汇源投资16亿元,通过诸暨文盛汇获得汇源60%股权,而投资款将用于清偿全部债务,并为汇源的重整提供资金支持。

但汇源的一纸公开信,将其与大股东文盛资产之间的矛盾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8月9日,汇源在发布的公开信中称,诸暨文盛汇承诺的投资总额中尚有8.5亿元已逾期1年以上,且经汇源11次催缴仍未实缴。同时,其目前实际支付的投资款除由管理人支取少量用于清偿破产费用和小额债务外,其余6.47亿余元资金(含利息及履约金)虽存入汇源名下账户,但全部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分文未投入汇源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未对汇源的现有利润有过任何贡献。

资料显示,汇源成立于1992年,一度是国人心中的果汁代表品牌。2007年,汇源在香港上市,集资24亿美元,彼时创下了港交所当年最大规模IPO纪录。然而,汇源上市后并没有迎来新的高峰,反而一直停滞不前,最终无奈退市。在2022年宣布重整后,汇源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均有创新,也迎来销售增长。去年,汇源投资50亿元在贵州建厂,同时加速推新,相继推出NFC100%非浓缩还原果汁、香菜汁等产品。

但与此同时,果汁行业已经迎来巨变。

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美汁源)、味全等巨头持续发力,一众新锐品牌也加速崛起,果汁市场进入红海厮杀阶段。面对竞争对手的持续挤压,汇源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此外,近年来消费趋势快速变化,健康化、无糖化浪潮席卷行业,对于品牌的产品创新、渠道布局、市场营销等均提出新要求,而这些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也成为汇源不断寻求新资本加入的重要原因。

图片

2024年,汇源营收24.8亿元,净利3.4亿元,下降18.9%。

要重回增长,这家老牌巨头要做的还有很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