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的时代浪潮,正以磅礴之势席卷而来。腾讯发布的2025年Q2财报显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腾讯在AI大模型、AI基础设施、场景落地、C端AI助手等方面已有多年深耕与布局,正在从社交、广告、游戏等C端场景,并通过腾讯云延展到政务、零售、出行、医疗、教育、金融等更广阔的产业当中,推动“人工智能+”从愿景走向现实,从蓝图走进场景。
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形态逐步形成的当下,我国在数据资源、产业体系以及应用场景上的独特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以腾讯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在落地层面打造“离产业最近的AI”和“好用的AI”,将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在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入。
腾讯AI加速场景落地 助力产业提效
如果说中国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在于场景丰富,那么腾讯的独特优势则同样在于丰富场景,产品好用可落地,适配场景需求。
自2018年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以来,腾讯在政务、零售、出行、医疗、金融、教育、工业、能源等多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字化落地经验。随着AI的加持,这些经验正快速转化为产业提效的动力。
在政务领域,腾讯混元与DeepSeek大模型结合本地知识库,帮助深圳宝安、河北邯郸等地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无论是夜间“上岗”的AI政务机器人,还是“边聊边办”的公积金业务,都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利。
医疗行业同样受益于AI提效,全球首个重症大模型“启元”已在临床应用,能在数秒内整合病情并生成病历,大幅减轻医生负担。深圳医保接入双引擎模型后,1700万参保人可在微信中直接完成近百项医保业务办理,AI真正成为“贴身助手”。
在零售和消费领域,腾讯帮助大参林集团等企业构建行业专属知识库与智能助手,营销转化效率明显提升,复杂业务处理也实现了秒级响应。出行、制造等产业同样在快速受益:一汽丰田智能客服独立解决率提升至84%;拓竹科技借助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让3D打印从“高门槛”走向“普及化”。
教育是另一个关键场景。腾讯与深圳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将AI融入科研与教学,并在全国两万余所学校推广青少年AI教育方案。最新发布的“AI创作工坊”,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亲手体验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模态创作。
从政务大厅到医院病房,从零售门店到智能座舱,从大学课堂到乡村校园,腾讯通过技术与产业场景的深度结合,让人工智能成为产业提效的新引擎。
技术深耕与产品落地,腾讯AI的长期主义
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18年,腾讯就已开始大规模投入技术研发,累计投入超过3795亿元 。这些投入不仅为腾讯筑牢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底座,也形成了大模型、智能应用、基础设施、平台和工具等全方位的布局。
腾讯始终坚持“自研+开源”的多模型策略,这使得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拥有了更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自研AI大模型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持续升级,推出了深度思考模型T1和快思考模型TurboS,其中TurboS在国际评测中跻身全球前八。
在多模态上,腾讯已实现图像、视频、文本、3D的全覆盖,并向行业开源。与此同时,腾讯积极融入先进的开源模型,将其与自研能力结合,比如在政务和医保领域,同时接入腾讯混元和DeepSeek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智能体验 。
腾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丰富的业务场景,涵盖了社交、广告、游戏、效率工具等多个领域 。这些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不仅对AI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也为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 。
无论是面向消费者的微信、QQ、腾讯文档、腾讯会议等亿级用户产品,还是面向企业的腾讯云技术产品和SaaS服务,都已全面接入AI新功能 。例如,QQ浏览器推出了行业首个高考Agent,已为超过5000万用户提供服务 。在B端,企业微信、腾讯乐享等SaaS产品也全面接入大模型,助力企业提升效率 。
“技术+场景”双轮驱动,腾讯让AI触达离用户和产业最近的地方,将技术转化为“更好用、更普惠、更有温度”的产品,使其成为真正的智能助手。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如今,随着《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发布,全新的时代已经开启。
腾讯的优势在于,不仅拥有强大的自研混元大模型技术底座,也积极拥抱开源模型,形成了“腾讯混元+先进开源模型”的多模应用方案 。这使得其AI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在政务、金融、医疗等30多个行业落地,让AI变得“更好用、更普惠、更有温度”。
展望2035年,中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腾讯将继续扮演好“数字化助手”的角色,助力产业加速转型,最终推动智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腾讯的最新思考与实践,将在9月16日至17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全面呈现。届时,大会将聚焦智能化、国际化两大方向,发布腾讯的最新技术突破,分享行业最佳实践。这场年度盛会将以前瞻视角、创新实践和开放生态,助力全球企业把握新机遇,共创数字文明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