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机器人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医疗装备市场中,广州艾目易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电磁定位系统以及手术机器人软件平台,成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为国内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供应商。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更以开放技术平台推动行业生态共建,为医疗机器人产业的数智化升级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学者创业破解“卡脖子”难题
“科研成果转化是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其成功实施需要满足产学研等多方面协同条件。”艾目易创始人、董事长杨荣骞教授坦言。
作为深耕手术机器人研究十余年的学者,他指出:“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往往面临市场需求不匹配、转化周期长、资源投入大等难题。具体而言,涉及前沿性的科研成果,由于市场应用场景尚未成熟,且转化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包括研发资金、人力资源以及市场培育等,所以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寻找到具备转化意愿与能力的企业合作伙伴。”
基于近二十年在光学定位、电磁定位及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艾目易团队在2019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光学定位系统作为手术机器人核心部件,其性能表现取决于多学科技术的协同优化。系统精度受到定位算法、硬件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光学成像技术等关键要素的综合影响。在研发过程中,他们针对每个技术环节都进行了深度攻关和持续优化。
艾目易布局手术机器人上游,迅速构建起“技术供给-需求反馈-迭代优化”的闭环生态。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和电磁定位系统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这类手术机器人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而他们通过实现技术国产化,直接满足了市场的刚性需求。
通过与百余家医疗设备厂商建立深度合作,艾目易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牙科等领域,并逐步延伸至经颅磁刺激、放射治疗等专科场景。这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既保证了产品研发的针对性,又为快速市场推广提供了渠道支持。
技术自主可控:全链条创新实现国产替代
光学定位系统的产业化涉及电子学、材料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团队在研发过程中进行了数千次环境适应性测试,确保系统在光照、湿度、温度等复杂条件下仍能保持极高的定位精度。这种全链条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不仅保障了核心部件的技术自主可控,更为推动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提供了关键支撑。正是通过对每个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才使得国产光学定位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艾目易联合上游精密加工企业开发专用材料,与下游临床机构合作提炼共性需求。在核心部件研发方面,当前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垄断。要实现国产替代,必须突破光学定位、电磁定位以及核心软件等关键技术瓶颈。这一过程需要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上游需要获得加工制造企业提供的材料和精密零部件支持;下游则通过与临床机构的深度合作,从实际应用场景中提炼共性技术需求,指导研发方向。
全球化布局:以核心技术撬动国际市场
面对国际巨头的专利封锁,艾目易采用“本地化合作+整体解决方案出口”策略。其作为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凭借创新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在细分领域确立了独特的市场地位。
目前,艾目易科技与国际巨头尚未形成直接竞争关系,这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通过“轻资产、重合作”模式,艾目易主要提供核心硬件与软件算法,由当地合作伙伴完成产品注册与生产。这种模式既规避了直接竞争,又通过技术标准输出构建了产业生态。例如,在东南亚市场,与当地医疗设备商合作开发牙科机器人,实现种植体的精准植入;在欧洲市场,通过提供核心部件的方式参与工业机器人导航项目。
国内新质生产力政策导向为艾目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政策对于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非常有利,艾目易也获得了国内一些客户的资金支持,这不仅加速了技术迭代升级,也使得他们能够以更先进的技术赋能海外客户,帮助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通过“国内研发-全球赋能”模式,艾目易的产品已销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并获得诸多海外订单。光学定位系统更被应用于喷涂、焊接、打磨等工业场景,实现医疗与工业领域的赋能。
专科化与通用化并重: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艾目易正从通用型定位系统向专科化领域延伸。光学和电磁定位系统本质上是一个提供高精度三维空间定位的核心技术模块。
此技术已经在医疗手术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它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关于未来发展,艾目易也在考虑向更多专业领域拓展,包括医疗专科方向,也包括航空航天精密装配等工业新场景。
为平衡通用化平台与专科化定制需求,艾目易采取“平台化+定制化”策略。在核心定位技术的通用平台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这样既能保证技术的前瞻性,又能快速响应各个细分市场的特殊要求。
艾目易积极牵头制定手术机器人接口协议相关标准。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推动国内手术机器人接口标准化建设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这包括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制定规范化的控制接口、形成行业通用的数据交互格式。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需要产学研用各方协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其发展进程将遵循技术演进和市场选择的双重规律。
从实验室技术到国际市场认可,艾目易的成长轨迹印证了自主创新的力量。面对未来,这家扎根广州的高科技企业正以开放生态与全球视野,书写着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的新篇章。(曾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