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场跨年演讲,董明珠年终致辞献礼中国制造

近日,董明珠受邀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水立方参与《2024央视网云顶对话——韧性的力量》《2024央视财经跨年演讲——世界品牌路》两场跨年演讲活动,分别于央视网、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在两档节目中,董明珠分别以“韧性的力量”和“中国制造 世界共享”为主题作精彩演讲,分享了格力电器过去一年的成就与未来展望,献礼中国制造,向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征程不断进发。

格力韧性的力量来源于“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在《2024央视网云顶对话——韧性的力量》的分享中,董明珠以对“韧性与和谐的关系”的理解切入,认为“和谐是斗争出来的,任何事情都要通过不断去努力,不断去挑战,才能实现和谐。”

韧性,是国家、民族与个体间的认同与连接。董明珠说:“国家、企业、个人间共同的韧性在于情怀。中国是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但是我们的科技是否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的技术是否能够与全球消费者共享?我们的产品能否让世界都认可中国制造的质量?这些追问体现的就是我们所讲的韧性,也是格力在发展中一直在谋求的道路——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道路。”

图片1.png

韧性,是中国制造出海造福全球消费者的志气与远见。董明珠提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就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而如今,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在东南亚一带随处可见格力的标志,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成绩。如果我们图赚快钱,我们可以为别人贴牌、打别人的品牌,但如此一来,中国制造的未来在哪里?中国制造应以何种姿态走向世界?用我们的能量为别人带来光明与幸福,这就是韧性的价值。”

韧性,是格力在成为世界品牌之路上,对技术自主的永恒坚守。“我们在技术上没有依赖于别人,而是自己创造,坚持、自主两个字,更加体现出韧性的力量。我们从2005年第一台压缩机,到如今首创世界单体冷量最大1300冷吨磁悬浮离心机,这就是韧性结出的果实。当下我们所处的世界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国际形势的复杂,经济快速的发展……,但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提升韧性,在困难面前坚持挑战,而不是一味退缩。”

图片2.png

韧性,是在大国品牌昂扬发展之时,不忘回馈社会与投资者的担当。“1996年格力上市了,大家讲企业上市是为了圈钱发展,但是没人去思考,股东的收益在哪里?格力电器在股市当中募集了50亿资金,但到今天,我们给股东回报了1500亿。这就是韧性,对股东利益的负责与坚守,更不忘为社会作出贡献。现在我们的企业被划分为国企、民企,但是什么背景并不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它认同为是国家的、社会的、人民的、你的韧性自然而然就能产生。”

图片3.png

中国制造 全球共享

在《2024央视财经跨年演讲——世界品牌路》的发言中,董明珠回顾了2024年最自豪的一件事:“全球更多的消费者,都对格力竖起了大拇指,说格力真好!”格力正走进全球越来越多的家庭中,持续改善全球家庭的家用电器生活体验。

回顾2021年格力率先提出家用空调“十年免费包修”服务,董明珠坦然指出这项服务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成本,对于格力而言是一次挑战。格力目前的售后率已控制到了万分之三。“格力的梦想是零售后,让消费者没有售后的烦恼。有了这个承诺,格力从过去单一的空调企业,转变为全品类家电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到2024年,格力已经拥有接近13万项专利,做好的家庭电器产品,要有领先的技术,同时要有更高的标准。格力的使命是让全球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家电技术革新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所以格力的技术从空调开始,不断向冰箱、洗衣机乃至全家电品类拓展,坚持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

“全球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格力人努力的方向。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引领者,我们一直把这句话落实在行动中,每一个产品都凝聚着匠心。以中国制造之名,格力通过革新家电生活体验让全世界了解中国,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使命。所以我们一定要拿出工匠精神来做出世界最好的产品。”

当回顾与总结2024年时,董明珠认为:“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我们中国制造一定有底气、有能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在这条路上,我们不能有投机心理,特别是中国制造业要牢牢记住工匠精神。只有跟自己过不去,才能打造出一个好的产品。到北京之后,路上有很多消费者朋友看到我之后热切地招呼我,其实那一瞬间特别开心,因为只有他们都认可格力的品质,才会对我洋溢着笑容,这背后体现出我们对品质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格力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这份荣誉。”

展望未来,董明珠希望格力电器能够继续“做到让消费者、股民、国家与社会满意,总结成一句话,我们梦想依然是坚守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愿景。”技术创新不停,自我斗争不止,以质量取胜全球的格力,将在世界品牌路上行稳致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