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喜茶在行业内率先公开在售现制饮品的咖啡因含量,并参考咖啡因人体代谢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对睡眠可能的影响,开创性使用了“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对产品咖啡因含量进行分级公示。
作为使用原叶茶冲泡的新茶饮品牌,喜茶饮品中的茶汤天然含有咖啡因。然而根据权威调查显示,超半数被调查者并不了解茶中本就含有咖啡因。消费者对于茶饮产品的咖啡因含量认知则更为模糊,时常产生饮用焦虑。为此,喜茶推出新茶饮行业首个“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
近年来,睡眠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一大隐忧。与此同时,喝奶茶导致消费者失眠、心悸等事件频频引发关注,消费者对咖啡因这一成分关注度逐年上升。根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消费者咖啡因认知及态度调查(2023)》,近九成消费者希望了解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另有超过七成的消费者认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需要被控制。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呼吁茶饮行业公开饮品的咖啡因含量。
为了给予消费者更全面的茶饮饮用提示,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喜茶在微信小程序及在线下门店公示了当前在售的现制饮品的咖啡因含量,并参考咖啡因人体代谢原理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对睡眠可能产生的影响,将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划分为无咖啡因、绿灯、黄灯和红灯四个级别。其中绿灯代表咖啡因含量<50mg/杯,黄灯代表咖啡因含量50~100mg/杯,红灯代表咖啡因含量>100mg/杯。8月15日至17日期间,喜茶将在门店展开宣传,凡购买喜茶任意饮品的消费者都可领取随单附赠的咖啡因红绿灯标识卡片。
根据数据统计,喜茶当前在售现制饮品中,无咖啡因及咖啡因含量标识为“绿灯”的产品占比约53%,其中包括多肉葡萄(首创)、多肉桃李(首创)、多肉芒芒等绝大多数热门果茶类产品,以及烤黑糖波波牛乳和黑糖波波真牛乳两款0咖啡因饮品;咖啡因含量标识为“黄灯”的产品占比约22%,包含芝芝绿妍茶后、纯绿妍茶后等茗茶产品和青提轻柠茶等少量果茶产品;而咖啡因含量标识为“红灯”的产品,仅有包括美式、拿铁等咖啡饮品以及部分轻乳茶产品在内的9款产品。
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目前国内并没有对现制饮品咖啡因强制标注的规定,企业愿意主动标注含量是值得肯定的,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知情权,也有助于他们合理安排饮食、理性消费。”
在公开饮品咖啡因含量并提供“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之外,喜茶还给出了每款饮品的建议饮用时间,为消费者科学合理摄入茶饮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参考。其中,“红灯”产品推荐下午前饮用,“黄灯”产品推荐傍晚前饮用,“绿灯”产品可以随时随地轻松享用,而烤黑糖波波牛乳和黑糖波波真牛乳两款“0咖啡因”产品,即使夜晚也可饮用。
据介绍,去年10月,喜茶成为行业首个公开所有在售产品配方、营养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的茶饮品牌。随着喜茶逐步完善产品信息的公开程度,消费者能够通过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营养成分标识选择更适合自身健康需求的茶饮。
此外,喜茶持续探索自身在原料、供应链、食品营养以及技术上的潜能。例如推出了首个新茶饮专用真奶3.8源牧甄奶®、创新研发了低GI“慢糖”等等。喜茶也在持续深入供应链上游茶园、果园、牧场和工厂,通过自建和甄选茶园、自建和共建水果基地、优选牧场等方式,以严格的品质标准规范原料的种植、生产和制作,保障品质原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