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爱尔眼科收购35家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7月29日,爱尔眼科(300015.SZ)发布公告称,拟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交易合计金额8.98亿元。拟收购医疗机构中,除福州爱尔以外,其余34家标的医院皆为地市级、县级医院项目。

公告显示,本次拟并购的35家标的医院正处于盈亏平衡或扭亏为盈的阶段,2023年整体收入为7.49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5.54亿元增长35.31%,预计未来业绩将保持持续增长。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表示,“公司选择在此时收购有利于控制收购成本,收获未来的发展。”据悉,医院行业的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占比显著,开业前期普遍存在亏损情况,后续随着品牌口碑不断积累逐步由亏转盈。爱尔眼科本次收购的35家医院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

市场人士分析称,通过本次并购,爱尔眼科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市级、县级医院纳入到上市公司体系,能够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因城制宜地推进和完善公司分级诊疗模式的布局。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加快布局的重要途径。自上市以来,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举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爱尔眼科在医疗网络布局日益完善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境内外并购整合经验。以2017年爱尔眼科收购的欧洲连锁眼科医疗机构ClínicaBaviera为例,并购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亿欧元,较收购当年增长125%,净利润3746万欧元,较收购当年增长279%。

近年来,爱尔眼科持续将并购的目光瞄准地市县域等“下沉市场”。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的地市县域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七成以上,但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集中在省会级城市,医疗资源重心与人口分布不对称的现状,也预示着地市县域的眼科医疗需求空间广阔。

作为爱尔眼科“强基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市级、县级爱尔眼科医院开始显现出在当地的竞争优势。2023年,爱尔眼科地市级医院如东莞爱尔、衡阳爱尔、滨州沪滨爱尔等均超过2亿的收入体量。目前,爱尔眼科基本实现了在全国布局,其中地县级医院占比达80%。

爱尔眼科总裁李力表示,基层医院不仅要做多,而且要做强,集团会根据经济形势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动态优化县级医院的发展模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