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新材IPO七周年:并购战略下的蜕变与成长

7月25日,天安新材迎来IPO过会七周年。凭借资本市场的支持,天安新材向着“成为全球领先的环保艺术空间综合服务商”这一愿景稳步迈进。

实际上,在7月8日,天安新材再次收购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补齐了其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逆流而上的并购之路

天安新材、鹰牌实业董事长吴启超提到,近年来并购市场风起云涌,众多企业纷纷寻觅并购之翼,以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创新,“作为天安新材的掌舵人,我清楚每一次并购都是企业重生与渡劫,而成功的背后,往往需要企业家的战略定力和魄力”。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并购案例却不足三成。其中产业整合与文化融合成为了企业间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这不仅仅涉及简单的数学计算,更是对企业战略、耐心与智慧的重大考验。

天安新材在逆境中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路径。在传统制造行业中,尽管天安新材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但仍面临着打破产业局限性和向消费者端(C端)延伸的挑战。

吴启超表示,为了突破这些限制,天安新材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向泛家居产业链延伸,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他相信,“更换赛道”才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融合与重生的考验

2021年初,天安新材与瑞欣装饰的并购最终完成,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谈判与融合过程。

吴启超回忆道:“并购后的三年,经历了重重困难,新董事会与原管理层并肩作战,恪守契约精神,达成了业绩预期。”

同样是在2021年初,天安新材并购了鹰牌,这次民营并国营的跨界融合一度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但随后,陶瓷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这给鹰牌和天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吴启超表示,未曾预料到寒冬的到来,也没有准备好应对策略,天安新材与鹰牌彼时面临着外界的广泛质疑和批评。

从挑战重重到成就满满

企业家怎样才能带领团队走出生死线?吴启超认为,唯有躬身入局,亲自找出问题,交出答案。

对于鹰牌的战略,不应仅仅局限于陶瓷领域,而应拓展至健康人居解决方案,实现整案交付。此外,机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从人性出发,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重塑企业文化,使其更加开放、坦诚、公平、利他。

鹰牌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现在正步入稳健的发展轨道。所有的颠覆者都是外来的挑战者,天安新材通过并购,使具有50年历史的鹰牌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并激发了高管团队的积极性,稳定了员工队伍。

经过三年的努力,天安新材不仅成功整合了瑞欣装饰和鹰牌这两家企业,还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业绩增长,成为了传统产业中的一股清流。

最近,天安新材完成了对南方设计院51%股权的收购,这使得天安新材的泛家居战略布局实现了产业链闭环,补强了公司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业务板块,为公司向装配式内装EPC和健康人居品牌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助力,实现了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一站式环保、艺术空间解决方案的目标。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固有难题,天安新材选择了主动出击。这一切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以指导,唯有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考验的不仅是策略,更是领导者的灰度领导力,在黑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既能审时度势,亦能柔韧有余。同时,先进文化的构建与机制的完善,是并购后企业融合与发展走向新高度的重要保障。如今,天安新材已不仅仅是材料供应商,而是绿色双碳美学一体化空间解决方案的六边形战士。”吴启超说道。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