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2014年《中国经济周刊》财经记者进校园之北京师范大学站
在寒冷的冬天聊聊热乎乎的新闻理想
经济网讯(记者 张璐晶)12月22日晚上18:30,《中国经济周刊》财经记者进校园活动开讲啦。这是一场和青春、理想、正义相关的纯干货奉送,来的亲们真的是赚到了。
师大为了预热讲座特意为我们周刊在学校中北楼前放置了喷绘。在此,对校方的大力支持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李一男同学友情供图~大力鼓掌&撒花ing~)
为了这次的活动,北师大党委宣传部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付出了很多努力。看这中北楼前(送女生回宿舍之热门线路)的预热喷绘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传递了我们火一样的热情。于是在遭遇了考试周和圣诞节前双重不利因素的考验下,讲座还是维持了良好的上座率。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演讲,采编团队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编委会3人出动,值班主编、主笔郭芳、记者部副主任姚冬琴、张璐晶,另外经济网主编邹忻、编辑朱禁弢、摄影记者肖翊和发行部副主任张赫也都积极助阵。借着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的热乎劲儿,我们也把这次演讲分为了“主旨演讲”和“对话环节”两个部分,虽然规模比论坛小了很多但是认真程度依然是杠杠的。
要开讲啦,北师大师生陆续进入会场。
周刊记者部副主任张璐晶(人称盼盼)一人分饰暖场嘉宾、主持人、对话嘉宾等N多角色。
主旨演讲:周刊值班主编、主笔郭芳--谈谈奋斗在反腐调研报道第一线的背后故事
反腐报道一直是我刊报道中引人关注的焦点。值班主编、主笔郭芳作为反腐调查的代表记者首先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做调查报道的心得和体会。“什么是有料的反腐败调查?跟风的报道我们做不做?怎么把握度?”从《中央巡视组巡“虎”调查》、《为何冒死举报苏荣老婆》、《中纪委如何办案》、《高官审判纪实》及省部高官落马案系列报道,郭芳用具体而生动的实战经验为同学们带来课本之外学不到、听不到的一手干货。
第二位上场的美女记者姚冬琴主讲“央企哪些事儿”其活泼和小清新的程度让在场的同学们笑声不断。审计署审出央企十大“牛皮癣”的报道让同学们新鲜不已,审计署署长刘家义解析审计秘闻,回忆刘志军落马的细节让大家惊呼过瘾。除此之外,姚美女毫不吝惜的展现了多幅私家美照包括她与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的自拍照等等,在幽默之余姚冬琴向大家传递了“为什么要混改?混改怎么改?”等深度话题其专业程度堪比业内专家。
主旨演讲:周刊记者部副主任姚冬琴——“央企那些事儿”
进入到对话环节,经济网主编邹忻分享了她对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融合的见解,她认为互联网不仅没有杀死传统媒体,反而使得传统媒体变得更加有生命力。职业病十足的她还现场做起了问卷调查,“现在的大学生从哪些渠道阅读新闻?不同渠道获取新闻的区别是什么?你眼中新闻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最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财经新闻?”看现场热情的回答,真有种马上把人拉出去做流量统计的冲动。
作为最年轻的对话嘉宾,朱禁弢同学的经历极大的鼓舞了想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计算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生的学历背景让朱禁弢成为跨界、跨学科的模板,其一度被几位萌萌哒的师妹提问的经历充分显现出北师大美女如云的优良传统。作为金融和资本的责任编辑朱禁弢同学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我刊近期的重点报道。(此处省略1000字,请没来的亲们脑补现场许多独家机密)
对话环节开篇
发生啦神马
欢乐的对话嘉宾
朱禁弢编辑给同学们分享编稿背后小故事,旁边的姚冬琴副主任都听入神料...
同学们边听讲座边翻阅起了《中国经济周刊》
进入提问环节,本以为开始会有些冷场、哪里知道一片安静的局面压根儿就没出现。一位女同学几乎是以“秒举”的方式抢走了第一个问题。她的问题也是很多同学共同的疑问,即学历史的她还能不能成为一名财经记者。渊博的朱禁弢老师直接提问其有没有读过《伦敦证券市场史》,而姚冬琴的回答简单真实,英雄不问出处,记者是记录故事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发现故事,写好故事。
第一位提问的同学,那速度绝对“秒杀”。
接下来几位同学的问题从新媒体和纸媒的工作强度比较?媒体融合的路径是什么?做揭黑报道危险不危险等等五花八门。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细心的同学在看了我们杂志的版权页后直接提问《中国经济周刊》旗下的六大品牌如何互动其运行机制是怎样的?此问题一出,身为主持人的小编华丽丽的表示这个问题可以再聊上1小时,内心想着的却是同学们的成熟程度超过想象。
问题还在现场此起彼伏的一个接一个提出,以至于最后连麦克风都罢工没电,大家用喊的行不行?虽然现场气氛热烈,但是每当有人开始说话,无论是台上的嘉宾还是提问的同学,只要有人开始说话其余人的专注和安静都让人感受到一条思想的河流在欢快的流动。
姚冬琴副主任回答同学提问。
这位红背心男同学提了讲座最后一个问题↓↓↓↓↓↓↓
真的、真的最后一个问题啦。一位学金融的同学提了本场一个最文艺范的ending问题,他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我们谈谈新闻理想?如果新闻有温度,在场的嘉宾觉得自己是几度?
郭芳的回答让人动容,她说选择记者意味着奔波和辛苦,也可能意味着不能成为一名好母亲和好夫人,但是如果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着奋斗和拼搏。(小编在这里广播一下,结束演讲之后郭芳还有一篇封面的稿件要写,其一边值班一边写稿的压力非同一般。)
姚冬琴表示要当一名好的记者需要有好奇心、责任感、坚持的品质。除此之外她发扬了江南女子的温婉说自己是半糖主义,85度C的感觉最美好。
朱禁弢同学引用了摄影记者肖翊在新西兰了解到的案例来印证中国的新闻现状,整个新西兰也只有2家新闻媒体,对比中国媒体繁荣的景象,国内的新闻现状简直可以用热气腾腾来形容。
邹忻作为经济网和微信的推手,再一次成功植入广告,她借用了本周末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的一篇文章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选择记者就意味着“在该努力的年岁不要选择安逸。”
终于轮到作为主持人的小编说话,让一个爱说的人当主持人其实也是一种挑战。作为大师姐的小编告诉现场的师弟师妹,记者是一份幸福的职业,如果你想选择安稳平淡的生活一定不要选择记者,但如果你愿意接受挑战,愿意过的充实记者是一份很好的职业!如果由小编来选一个温度,一定是100度,沸水的温度,不能再热烈一些!
北师大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郑伟老师现场助阵
同学们拿着周刊赠的小礼物便签本准备记点儿啥呢
部分同学的合影照走快了的同学桑心了没(讲座全程摄影由本刊最安静的美男子肖翊拍摄)
郑老师和我们相约2015年开春再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