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
进博会展现超大规模市场“磁引力”

本刊记者 宋杰

黄浦江畔,盛会同襄。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充分体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磁吸力”。

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进博会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日立电梯智能维保机器人首次亮相进博会

伊朗展商向记者介绍产品

观众在选购乌拉圭水晶

随处可见的直播

中国馆 本刊记者 宋杰I摄

首发经济涌动,全球创新竞相绽放

进博会历来是“全球新品首发地”与“创新技术首选台”。本届集中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众多企业选择在此进行产品、技术乃至理念的“全球首秀”“亚洲首展”,展现出发达的创新活力与对中国市场的深度认同。

在汽车展区,特斯拉的明星产品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在亚太地区首次亮相。这款没有方向盘与脚踏板、以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驱动的车型,生动演绎了“未来出行”的真实图景。

与其相呼应的是整个“特斯拉之家”未来街区,通过太阳能板Solar Roof、家用储能系统Powerwall、超大型商用储能Megapack等,构建出一个清洁、智能、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生活场景。

医疗器械与生命科学领域同样是创新的密集区。美敦力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一款亚太首展、5 款中国首展的产品,其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马萨强调:“中国不仅是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更是驱动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作为进博会“全勤生”的瓦里安医疗全球首发“SmART智能自适应放疗解决方案”。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钱圣来说:“今年是我们首次与西门子医疗联合参展,我们以更大展台、更新形象和更多创新,展示影像与放疗融合带来的诊疗模式变革。”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认为:“今年进博会一大亮点是对创新和创新性技术应用的格外重视。我们相信这种大中小企业融通、从技术到应用的创新生态,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他补充说:“我们把中国当作第二家乡市场,对丹佛斯而言,进博会已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推动创新性技术落地的重要平台。”

同样带来丰富首展产品的还有拜耳集团,携旗下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和作物科学三大事业部亮相,展出26款亮点产品。仅作物科学领域,拜耳就带来7个“中国首展”和8个“进博会首展”产品。

斯里兰卡展台,观众在品尝锡兰红茶。

观众试吃美味的火腿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本刊记者 宋杰I摄

贸易与产业消费双向赋能

层出不穷的创新展示,最终需要落地于实实在在的经贸合作。8年来,进博会持续构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良性循环,推动全球产业链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本届进博会上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占地350平方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面积。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用脚投下了对中国市场的信任票。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农林水产·食品部经理王志燕向本刊记者透露,今年带来的展商是去年的3倍,中小企业报名踊跃。

第四次参加进博会的上海派淘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涛是进博会贸易实效的生动见证者。从作为观众来参观第一届进博会被展会盛况震撼,到通过进博会认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拿到日本食品代理资质,再到第三届成功参展并实现销量翻番,进而成为日本知名企业森永乳业(Morinaga Milk)品牌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他的故事是无数中小企业在进博会实现跨越发展的缩影。

政策层面的支持为贸易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德勤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李旭升说:“就在今年,在原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再度加码优惠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在享受利润再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税收抵免,为投资者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免税优惠。”

在政策与贸易的良性互动下,消费端同样展现出强大活力。ASICS亚瑟士连续6年参展,ASICS亚瑟士中国总裁高凯告诉本刊记者:“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市场是除欧洲、北美、日本之外的全球第四大市场。”

丹麦驻沪总领事严慕白对本刊记者表示,丹麦再度以“双国家馆”(食品馆和生命科学馆)形式参展,正是因为看到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创新、可持续产品的高度认同。

“丹中两国将继续推动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包括循环经济、水资源管理和低碳技术等。同时,清洁能源、航运物流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合作前景。”严慕白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王雪坤说:“中国有14亿多人口、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带来的潜力不断释放。”这一超大规模市场,通过进博会这一机制,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全球企业的增长动能。

为不发达国家企业打开一扇门

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为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大门,让“小而美”的特色产品得以闪耀于更大的舞台。

本届进博会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同时,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还扩容了非洲产品专区,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卢旺达小伙何满(中文名)虽是首次参加进博会,但信心十足。他带来了卢旺达辣椒,目标直指中国的火锅、麻辣香锅市场。何满的公司只有30多人,却与卢旺达3000多名农民签订了种植协议。他希望通过进博会签下更多订单,让老乡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埃塞俄比亚展台,工作人员Tsegaw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不加糖和牛奶的本土咖啡。他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主动帮埃塞俄比亚推荐潜力产品,能和各国展商直接交流、让中国消费者尝到他们的咖啡,是此行最珍贵的收获。

今年是专注非洲植物成分的日化品牌希尔可可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公司创始人王耀华告诉本刊记者,其与非洲结缘始于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当时的猴面包树果实引起了团队的注意。经研究,该果实含钙量极高,具有开发潜力。希尔可可随后将该果实应用于牙膏、手霜等日化产品中,并逐步拓展至面霜等更多品类。

目前,希尔可可已与纳米比亚、肯尼亚、马里、坦桑尼亚等多个非洲国家建立合作,产品涵盖猴面包树果实、马鲁拉果、乳木果、可可等,涵盖食品、护肤、日化等多品类开发。

王耀华对本刊记者说:“中非植物物种重合率不足10%,开发空间巨大。我们不仅采购原料,更带动上游种植户上万人就业,让非洲农户直接受益。”

希尔可可通过本届进博会对接了日本、东南亚等地的供应链企业,今年现场订单金额约600万元。

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该平台是由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大型供应链企业、综合服务商共同构建的联合服务枢纽,提供从市场准入咨询、数字营销、跨境物流到渠道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第八届进博会虽已落幕,但回响仍在延续。首届进博优品交易会将于12月在上海举办,届时将对第八届进博会首发新品进行专门集中展示,交易会将以展销为主,兼顾看样、订货、成交;既有现场零售,也可线上下单、线下提货。

借助进博会这一重要平台,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就像王雪坤所说:“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