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

本刊记者 牛朝阁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抬头望“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高铁、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

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交出的一部分成绩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十四五”时期,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各项“首艘”“首座”“首次”彰显了中国创新的突破。

在深空探测领域,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在量子科技领域,我国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在生命科学领域,异体CAR-T细胞疗法为缓解和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新希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这5年,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说,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揭榜挂帅”“赛马制”“链主制”“分类评价试点”“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

“十四五”时期,科技领域新模式层出不穷,科技政策拳拳见效,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也为“十五五”打下了发展新优势。

“未来5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正如阴和俊所言,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支撑高质量发展,科技工作有了新目标,科技领域有了新征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