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郭志强
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此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时也要求“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背后有什么战略考量?扬帆出海的中国企业需要哪些综合服务?
企业出海急需高质量服务
国常会提出,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法律、金融、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丰富服务产品,构建服务平台。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全球投资版图中越来越活跃。据商务部等三部门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份额的11.9%,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是背后多重优势的加持。欣孚咨询CEO宋欣告诉本刊记者,我们有产业链成熟制造能力、对海外市场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和出海拓展团队极强的执行力三大核心能力。从硬核能力端来看,中国企业可以说是以一当十。
不过,当下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明显增加。广东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龚平告诉本刊记者,面对高昂的落地成本、陌生的人文环境、与国内运转模式迥异的政府管理等实际挑战,企业对高质量海外服务体系有迫切的需求。
以创新药行业为例,“原来,我们都是花钱从国外买创新药专利,如今,我们的创新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很多海外药厂来买我们的知识产权。但是,如何保护我们的海外知识产权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一家从事创新药研发企业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说,中国创新药研发企业越来越多出海,但是知识产权保护仍是很多企业的短板。企业在海外需要这些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宋欣称,在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下,要想真正捍卫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长期利益,要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提升企业出海服务保障能力,避免部分国家采用一些手段侵犯中国出海企业的权益。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速
国常会还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增强商协会服务功能,培育一批跨境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服务机构。
当下,商协会在企业出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龚平说,出海企业基于突破关税壁垒及市场开拓考虑,出海步伐加大,频率更加密集。惠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拟联动海外侨商资源,打造海外服务中心及产品展示飞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罗雨泽说,海外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需在管理体制改革、激励机制建设、相关服务领域开放、人才引进与培养、评估完善等方面不断下功夫。
地方层面已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
针对企业出海知识产品保护这一迫切现实需求,今年7月,江苏省率先发布《生物医药领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中英双语版)》,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全面梳理了生物医药领域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5个主要国家市场准入及监管要求,列举了常见知识产权风险,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特有的专利期限延长、专利链接制度、药品实验数据等问题。
安徽全面梳理境外商务资源渠道,依托省内重点“走出去”大企业境外办事机构,在泰国、印尼等22个国家设立境外商务服务网点22个,为企业更好了解海外市场环境提供服务和支持。
今年7月,安徽商务厅对外称:“加强出海综合服务保障。更好发挥境外商务服务网点、海外联络处的作用,打通境内外信息沟通渠道,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价值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行业分析等方面信息,帮助民营企业更好融入当地发展。”
浙江于2025年7月出台《加快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若干举措》,重点明确了包括加强企业合规经营建设、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供给等10个方面的专业服务内容。
上海搭建的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汇聚了3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覆盖金融、法律、仲裁、知识产权等业务功能。
深圳前海创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出海e站通,集成发展改革、商务、贸促等部门“走出去”服务事项,联合出海服务商扩展企业出海各类服务事项43项。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国还需加快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可探索建立境外项目风险的全天候预警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强化风险防控,助推企业在海外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